Page 90 - 2024年第55卷第7期
P. 90

dv
                                             y
                                       =
                                     τ y μ                       (4)
                                           dy
                                             2
                                          2
                                       2
                                  E = (v+ v+ v)?2                (5)
                                       x  y  z
              式中:μ为水的动力黏度,Pa·s;v为 x方向速度;v为 y
                                               x
                                                                y
                                             - 1
              方向速度;v为 z方向速度,m·s 。
                         z
                  图 8为初生、发展、保持三个阶段漩涡区各分析断面速
              度梯度分布,漩涡中 心处速 度梯 度最 大,各断 面均 呈 现以
              其为中心的大速度梯 度聚 集区。随着吸 入 涡发 展,速 度梯
                                       - 1          - 1
              度峰值不断增大,由 200s 增大至 400s 。对于同一时刻
              不同断面,越靠近吸入管进口,速度梯度值越大,大 梯度
                                                                               图 7 漩涡区分析断面示意图
              聚集区范围也越大;对于不 同时 刻同 一断面,随着 吸 入涡
              的发展,速度梯度值越大,大梯度聚集区越发紧凑。以上分析表明,吸入涡的发展伴随着速度梯度的
              增大,即大速度梯度是导致吸入涡形成的重要原因。




























                                                 图 8 漩涡区各断面速度梯度分布

                  图 9为吸入涡发展不同阶段断面 C涡动能分布云图,在初生阶段断面处涡动能几乎为零,随着泵
              开始抽吸,进水池内动能开始向吸入管进水口汇集,涡动能在断面 C右侧(靠近吸入管进口处)聚集;
              在发展阶段,周围液体动能传递至吸入涡处,吸入涡迅速强化,涡动能聚集区明显增大,涡动能最高
                        2
                      2
              值为 8m ?s,相比初生阶段涡动能值增加 300%;在保持阶段,吸入涡持续携气进入吸入管,断面 C
                                      2
                                        2
              处涡动能最高值达到 12m ?s,此时涡动能聚集区范围最大;随着吸入涡发展至溃灭阶段,漩涡区涡
              动能降低,涡动能分布区域不断减小,直到吸入涡完全溃灭,断面 C处涡动能恢复为 0。












                                                    图 9 断面 C涡动能分布


                     2
                —  8 4  —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