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2024年第55卷第8期
P. 122
在传统方 法 的 基 础 上,随 着 人 工 智 能 技 术 的 发 展,以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ArtificialNeuralNetwork,
ANN)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模型在泄漏检测研究中逐步得到应用 [11 - 14] 。Lang等 [15] 采用最小二乘双支持向
量机模型对输油管道进行泄漏 检测研 究,模型能够 有效 识 别 不同 的 运行 工 况,预 测精 度 超过 90%。
Kim等 [16] 针对海底高压天然气管道的泄漏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深度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泄
漏检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应用于天然气管道的泄漏检测工作。Ullah等 [17] 基于 ANN等机器学习方
法建立泄漏检测模型,模型总体分类准确度达 99%。谭震等 [18] 利用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建立管
道泄漏检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瞬变流模型仿真得到的样本数据进行了预测研究,以实现对模拟数
据的准确分类。
综上可知,人工智能算法已在泄漏检测领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现有的管道泄漏检测模型
大多是基于仿真数据建立的,而利用智能算法对实测数据的预测研究较少。同时,各类深度学习模型
的适用范围并不相同 [19] ,例如,人工神经网络虽然适用范围广,但是精度偏低且泛化性差。因此,为
实现对管道泄漏事故的高精度检测,需要针对常压、小尺度条件下管道泄漏的特点,构建适应性强、
精度高的泄漏检测模型。
为此,本文开展了常压、小尺度泄漏条件(泄漏面积仅占管截面积的 1.69%,泄漏流量仅占总流
3
量的 1.60%~1.79%)的供水管道泄漏检测研究,获取了 100~220kPa压力、40~80m ?h流量条件下的
泄漏及非泄漏工况数据(共计 913组),分析了泄漏对压力信号的影响,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Decomposition ,VMD)对数据进行降噪,并进行 Z - score标准化处理,以增强信号特征。同时,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 ( 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CNN)、长 短期 记忆 网 络 (LongShort - Term Memory
network ,LSTM)、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LongShort - TermMemorynetwork,BiLSTM)以及门
控循环单元(GatedRecurrentUnit,GRU)等深度学习模型,利用降噪后的数据构建 3种泄漏检测模型,
进行了预测性能的定量评价。本研究工作可为管道泄漏检测系统智慧管理提供一定支撑。
2 实验系统与实验工况
2.1 实验系统 实验管道回路布置如图 1所示,回路由水箱,离心泵、电磁流量计、空气阀、止回
阀、截止阀,球阀及相关的测试系统组成。回路采用内径 100mm的圆管连接各实验部件,所有部件
及连接管均为 304不锈钢。实验回路中设有 2个高频压力传感器,并设有 7个直径为 13mm的泄漏点
(由球阀控制开关),泄漏点与高频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利用 NI数据采集系统(DAQ -
9178,NI9203,NI9220)采集高频信号数据,采样频率为 2000Hz。
图 1 实验管道回路布置图
— 1 0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