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2024年第55卷第8期
P. 118
看出,经过优化后的拱坝体形在几何形态上整体曲率略微增加,整体厚度有所减小,倒悬度有所减
3
3
小,整体体积相比 招 标 阶 段 减 小 约 9万 m ,即 利 用 参 数 分 类 迭 代 计 算 节 省 的 19万 m 混 凝 土 中 的
3
10万m 再进行微调,以更好地适应坝体本身结构设计和工程现场情况。
表 4 优化调整后的技施阶段体形参数与招标阶段对比
特征参数 技施阶段 招标阶段
基本体形体积?万m 3 220.01 229.33
坝顶弧长?m 583.44 579.51
拱冠顶厚?m 11.5 11.0
最大厚度(拱冠?拱端)?m 47.5?49.0 46.5?51.5
最大中心角?(°) 84.57 83.40
宽高比 2.39 2.39
弧高比 2.69 2.67
上游倒悬度 0.27(切),0.12(割) 0.32(切),0.15(割)
调整后的技施阶段体形应力结果相比招标
阶段体形如表 5和图 8(a)所示,可以看出,优
化调整后,所有工况的拉应力均下降,仅 3个
工况(死水位温降、死水位温升、施工期坝体浇
筑至 2790m)的压应力有所增加,但均非压应
力的控 制 工 况,不 影 响 最 终 体 形 设 计 的 结 果,
而其余所有工况的压应力均不同程度地下降。从
量值上看,所有基本组合工况中的压应力最大值
为 6.37MPa,优化后降低至 6.11MPa;拉应力最 图 7 优化调整后的技施阶段与招标阶段的体形对比
大值为 0.97MPa,优化后降低至 0.87MPa,同 (上:拱冠梁;下:建基面)
时坝面高压应力区域分布范围也显著减小,如图 8(b)(c)所示。在敏感分析中,坝基综合变模上下浮
动后,优化后的体形拉压应力也全部低于优化前,体形适应性得到了提高。
表 5 优化调整后的技施阶段体形应力与招标阶段对比
压应力?MPa 拉应力?MPa 状态
设计状况 设计工况
技施阶段 招标阶段 技施阶段 招标阶段 压应力 拉应力
正常蓄水位温降 5.87 6.13 0.83 0.94 ↓ ↓
正常蓄水位温升 6.11 6.29 0.80 0.86 ↓ ↓
持久状况 死水位温降 4.81 4.61 0.40 0.60 ↑ ↓
死水位温升 4.71 4.50 0.87 0.97 ↑ ↓
设计洪水温升 6.09 6.37 0.81 0.85 ↓ ↓
浇筑至 2790m 5.15 4.86 0.39 0.40 ↑ ↓
短暂状况
浇筑至 2830m 3.35 5.16 0.09 0.12 ↓ ↓
偶然状况 校核洪水温升 6.22 6.39 0.83 0.89 ↓ ↓
综合变模下浮 25% 5.92 6.10 1.36 1.51 ↓ ↓
综合变模上浮 50% 6.62 6.78 0.79 0.95 ↓ ↓
综合变模左岸下浮 20% 6.01 6.18 0.86 0.97 ↓ ↓
敏感性分析
综合变模左岸上浮 20% 6.47 6.53 0.81 0.92 ↓ ↓
综合变模右岸下浮 20% 5.93 6.00 0.89 1.00 ↓ ↓
综合变模右岸上浮 20% 6.57 6.70 0.79 0.90 ↓ ↓
注:↓表示优化后该项应力下降,↑表示优化后该项应力上升。加粗数字表示设计工况控制性应力值。
6
— 9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