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2024年第55卷第9期
P. 36

方向一致。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层面处的应力值不断增大;同时处于中间量级的应力分布区域(绿色
              区域)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应力分布的差异性减小,均匀性提高,层面颗粒的受力状态逐渐稳定。
                  对不同工况、不同碾压遍数下的 45个测量圆所测应力值求平均,作为最终各工况、各碾压遍数
              下的层面应力。不同工况下层面应力随碾压遍数的变化曲线如图 13所示。由图可见,层面垂直应力
              随碾压遍数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与嵌入值的变化规律一致;在标准工况下,碾压 20遍的垂直应力
              值相较初始值增大了 10535.7Pa。此外,模型坝料颗粒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颗粒受力运动的复杂性,
              造成了层面应力在碾压过程中的波动性。拟合得出,不同工况下层面应力随碾压遍数的变化规律均符
                                     2
              合对数形式,相关系数 R的最小值为 0.8181,最大值为 0.9410,相关性良好。























                                        图 13 不同工况下层面平均垂直应力随碾压遍数的变化曲线

                  将标准工况与其余 3个工况两两比较,得出:激振力增大 2900N,各碾压遍数下的层面应力平均
              增加 1902.3Pa,使得层间结合更紧密;行进速度增大 4.17m?s,各碾压遍数下的层面应力平均减小
              3249.2Pa;碾压厚度增大 70mm,各碾压遍数下的层面应力平均减小 5079.4Pa,导致层间结合质量减
              弱。比较 4种工况下的应力大小,同样有工况 2>工况 1>工况 3>工况 4,与嵌入值统计规律、上层坝
              料孔隙率规律一致。
              4.4 嵌入值和碾压参数对层间结合质量的影响 不同工况下的抗剪模拟荷载 - 位移曲线如图 14所示。
              由图可见,碾压参数不同,抗剪模拟所得的荷载位移曲线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将标准工况与其余 3
              个工况两两比较,得出:激振力增大 2900N,峰值剪切荷载增大 8.34kN;行进速度增大 4.17m?s,峰
              值剪切荷载降低 19.11kN;碾压厚度增大 70mm,峰值剪切荷载降低 21.69kN。比较 4种工况下的峰
              值剪切荷载大小,为工况 2>工况 1>工况 3>工况 4,同样与 4个工况的嵌入值大小关系一致。






















                                          图 14 不同工况下抗剪模拟荷载- 位移曲线结果统计

                                                                                                   0
                                                                                              —   1 4 1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