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2024年第55卷第10期
P. 102
考虑 S—S 风险方案发生的概率及损失严重度,依据式(9)求解各方案风险值。基于 ALARP风
1 12
险矩阵划分各方案综合等级及风险可接受水平,划分结果如图 11所示。
图 11 风险方案综合等级
分析图 11可知:
(1)风险可接受区域。综合等级处于可接受区域的方案有 S、S、S。主要原因是:S、S属于
4
2
1
2
1
发生概率大、损失严重度低的风险方案;S属于发生概率小、损失严重度低的风险方案。优化调度具
4
体实施运行方面,由于来水的不确定性问题,在面对复杂水库群联合调度时存在一定的难度。然而,
考虑到调水工程调度运行的复杂性,模拟调度所带来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在三河口水
库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综合管理人员的调度行为对于减轻工程系统所产生的风险后果至关重要。
(2)ALARP区域。S、S、S —S 均处于 ALARP下限区域,S、S、S均处 于 ALARP上限区
3 6 10 12 5 7 9
域。此区域风险方案具有共同特点:风险区域属于小概率高危害式的风险。由于工程环境的复杂性,
面对发生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可能导致严重损失的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以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现场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定期进行应急演习,以提高调
度人员的业务水平,减少在突发事件中可能出现的人为错误。
(3)风险不可接受区域。仅方案 S处于风险不可接受区域。由于泵站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不断增长
8
的用水需求,当泵站无法正常工作且调度人员理论知识不牢固时,风险发生概率达到多源风险方案概
率估值的最大值,损失严重度也处于极高等级。为避免此种不利情况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增强调
度人员的防患意识和职业技能,定期进行安全领域和职业能力的集训,确保调度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与
安全相关的技能并熟悉应急预案的处理流程;加强信息化建设,应用动态仿真模拟、动态规划自动寻
优等技术来处理复杂的调水过程。
7 结论及展望
(1)本文创新性地将水库调度与管理人员的调度行为相结合,形象地展示了风险发生的具体管理
形态,使得工程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更贴近实际。结果表明,优化调度方式比模拟调度方式,
供水能力提高了 10.1%;优化调度方式比随机调度方式,供水能力提高了 16.4%。即丰富的运行管理
经验可以更好地优化调水过程,削弱供水风险。
( 2)结合工程特点和运行管理风险模式,建立并求解水库调度模型。结果表明,设定不同的风险
3
模式集中,仅优化调度可以满足多年平均调水 15亿 m 、设计保证率 95%的供水目标,即熟练的调度
管理行为对水资源调控能力的影响显著。
( 3)单源风险方案的可能性估值变化较大,严重度分别处于 1级、2级、4级,即与人有关的运行
管理风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且系统产生的供水风险逐渐向长时间的缺水过程发展;多源风险方案
中,最小、最大可能性分别处于 1、3级,严重度等级大多处于 4、5级,表明多源风险使得系统面临
— 1 2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