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2024年第55卷第10期
P. 100
图 7 输水+ 管理风险方案指标
脆弱性表示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产生的损失大小,能集中反映水资源系统平均缺水率;可恢复性
能够反映风险事件发生后水资源系统的承受能力。对于单源风险,脆弱性在极小型风险指标中变化最
小;可恢复性在极大型风险指标中变化最小。由图 4—7分析可知:S—S 的脆弱性值均较小,表明
1 3
系统的平均缺水量较小;可恢复性值在逐渐减小,表明系统产生的供水风险逐渐向长时间的缺水过程
发展;当存在蓄水与管理风险时,方案 S、S 重现期、风险度等级均处于较高,可恢复性处于极低、
4 5
较低,S 可恢复性等级增至极高,其余指标值也在向极高等级靠近;当存在提水与管理风险时,方案
6
S、S 各指标值较 S、S 增幅明显,S 脆弱性等级处于极低;当存在输水与管理风险时,方案 S 、
8
9
6
7
5
10
S 、S 各指标的评价等级均处于较高、极高,脆弱性指标等级逐渐增至中等。即对于多源风险,S—
11
12
4
S 各评价指标值等级多数处于较高、极高等级,表明供水风险在各个维度均处于危险状态。
12
5.3 风险的量化与分级结果 2014年 6月 1日起开始实行的 《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
(GB?T50927—2013)特别规定,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应涵盖两个主要方面:风险的发生概率与损
失严重性 [21] 。具体而言,采用风险矩阵模型,从多个维度对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的潜在风险进行评
估。2018年 12月,水利部发布了 《关于开展水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指导意见》 [33] ;2019年 12月,
发布了 《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水闸)运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 [34] ,文件均对水库、水闸的安
全运行风险等级评估工作提供了指引并做了详细规范要求。本文采用各风险方案的发生概率来表示各
方案的发生概率;同时,从供水损失方面估计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严重程度的分级
基准如表 6、7所示。
表 6 风险发生概率的分级基准
文字描述 概率极低 概率较低 概率中等 概率较高 概率极高
概率区间 P <0.05 0.05~0.15 0.15~0.30 0.30~0.50 >0.50
风险概率等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表 7 风险严重度的分级基准
文字描述 损失极低 损失较低 损失中等 损失较高 损失极高
损失区间 H 1.00~1.50 1.50~2.50 2.50~3.50 3.50~4.50 >4.50
风险损失等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依据表 6、7风险分级标准对风险的发生概率以及供水风险损失分级,结果如图 8—9所示。
单源风险方案 S—S 的脆弱性值较小,说明系统的平均缺水量较低,但可恢复性逐渐减小,意味
1
3
着供水风险逐渐向长期缺水发展。这是因为合理的调度方式能增强调水系统与调度方案的完美配合,
增强其抗风险能力,而不合理的调度方式则可能加重风险。因此,S、S、S 的严重度等级分别为 1
2
1
3
级、2级、4级。
在多源风险情境下,方案 S—S 的风险指标大多处于高或极高等级,表明供水风险显著增加。蓄
12
4
水+ 管理风险:黄金峡与三河口水库的联合供水中,三河口水库破坏影响联合调度,但黄金峡水库部
3
— 1 2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