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2024年第55卷第10期
P. 16
水 利 学 报
2024年 10月 SHUILI XUEBAO 第 55卷 第 10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4)10 - 1146 - 17
藏东南雅江流域冰- 岩崩灾害链研究进展
1
1
2
1
1
年廷凯 ,赵润东 ,郑德凤 ,许 斌 ,徐路客 ,闫成林 2
(1.大连理工大学 建设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2.辽宁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 岩崩及其灾害链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由于此类灾害多发于高寒地区,监测和模拟手
段不足,研究困难且成果有限。我国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是冰- 岩崩灾害高发区,也是水电建设重要区域,
其冰?岩体稳定性对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及人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汇编
了雅江流域近 70年来有相关记载的冰- 岩崩事件;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对冰 - 岩崩灾害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探究
了该地区冰- 岩崩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进一步,结合雅江流域独特的地理特征,初步揭示了冰 - 岩崩的形成机
制,并将冰- 岩崩灾害划分为冰- 岩崩泥石流灾害、冰- 岩崩堵江溃坝型灾害、冰- 岩崩冰湖溃决型灾害和冰 - 岩崩
库坝失效型灾害四种。在此基础上,基于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和 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定量分析了最近 25
年(1999—2023年)国内外对于冰- 岩崩灾害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不同时间段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上述成果为
雅江流域冰- 岩崩灾害的深入研究及重大水利工程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价植。
关键词:雅江流域;冰- 岩崩;灾害链;重大水利工程;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P694 doi:10.13243?j.cnki.slxb.20240307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温普遍上升并导致冰川消融加速 [1 - 2] ,冰川地
2
质灾害事件频发 [3 - 5]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西藏自治区冰川数量(21863条)和面积(23795.78km )
均位居我国第一位 [6] ,冰川地质灾害潜在危险巨大。特别是位于横断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交汇的藏
东南地区,受海洋型冰川发育和板块构造运动的影响 [7] ,其冰川消融退缩和地质灾害发育较其他地区
更为严重,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次生高原山地灾害,其中冰 - 岩崩灾害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图 1),
对我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和安全运营构成了极大威胁。
冰- 岩崩作为高原山地灾害的一种,常发生于高寒峡谷地区。受观测手段及研究方法的限制,目
前国内尚未有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挑战,保护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
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此项研究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冰- 岩崩灾害,申艳军等 [8] 认为冰- 岩崩是
由于冻胀、开裂等原因导致处在冰川末端或高位陡峭岩体上的原位巨厚冰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脱离
母体而产生崩塌、滚落的现象,并将冰- 岩崩归纳为冰雪型地质灾害的一种。王忠彦等 [9] 将冰- 岩崩定
义为一种广义上的冰崩现象,认为冰 - 岩崩常发生于陡峭山谷冰川后缘陡坡或悬冰川上,发生时岩体
常伴随冰体一同分离。张永双等 [10] 将冰- 岩崩滑过程描述为岩体与冰川在卸荷、冰劈作用下发生倾倒
或坠落,冰岩混合块体沿沟道快速远距离滑移的现象。周玉杉等 [11] 结合印度杰莫利冰- 岩崩塌灾害事
收稿日期:2024 - 05 - 22;网络首发日期:2024 - 10 - 23
网络首发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11.1882.TV.20241022.0950.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7185,42077272)
作者简介:年廷凯( 1971 -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工与海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与生态护坡等研究。E - mail:tknian@
dlut.edu.cn
通信作者:赵润东(1997 - ),博士生,主要从事山地灾害与生态护坡等研究。E - mail:17864207557@163.com
4
— 1 1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