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2024年第55卷第10期
P. 14
[ 2] 胡春宏,张晓明,于坤霞,等.黄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多模型预测及其 集 合 评 估 [J].水 利 学 报,2023,
54(7):764 - 774.
[ 3] 王光谦,钟德钰,吴保生.黄河泥沙未来变化趋势[J].中国水利,2020(1):9 - 12,32.
[ 4] 穆兴民,赵广举,高鹏.黄河未来输沙量态势及其适用性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2020,40(5):328 - 332.
[ 5] 张红武,侯琳,李琳琪.黄河治理巨大的减沙成就与未来输沙需水量[J].中国水利,2021(21):17 - 20.
[ 6] 叶青超,景可,杨毅芬,等.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和黄土高原侵蚀的关系[C]??第二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
论会文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 7] 景可,陈永宗.黄土高原侵蚀环境与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83,2(2):1 - 11.
[ 8] 吴祥定.历史上黄河中游土壤侵蚀自然背景值的推估[J].人民黄河,1994(2):5 - 8,61.
[ 9] 李元芳.西汉古黄河三角洲初探[J].地理学报,1994,49(6):543 - 548.
[10] SHIC,ZHANGD.AsedimentbudgetofthelowerYellowRiver,China,overtheperiodfrom1855to1968[J].
GeografiskaAnnaler ,2010,87(3):461 - 471.
[11] 师长兴,徐加强,郭立鹏,等.近 2600年来黄河下游沉积量和上中游产沙量变化过程[J].第四纪研究,
2009,29(1):116 - 125.
[12] 任美锷.黄河的输沙量:过 去、现 在 和 将 来 - 距 今 15万 年 以 来 的 黄 河 泥 沙 收 支 表 [J].地 球 科 学 进 展,
2006,21(6):551 - 562.
[13] 黄河水资 源 保 护 研 究 院.黄 河 古 贤 水 利 枢 纽 工 程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R].郑 州:黄 河 水 资 源 保 护 研 究
院,2023.
[14] 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15] 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
[16] 朱照宇,周厚云,谢久兵.黄土高原全新世以来土壤侵蚀强度的定量分析初探[J].水土保持学报,2003,
17(2):81 - 88.
[17] 王国安,史辅成,郑秀雅,等.黄河三门峡水文站 1470~1918年年径流量的推求[J].水科学进展,1999,
10(2):170 - 176.
[18] 刘振和.黄河壶口瀑布变迁考证和相应径流关系的初步分析[J].水科学进展,1995,6(3):218 - 223.
[19] 刘晓燕,高云飞,马三保.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减沙作用及其时效性[J].水利学报,2018,49(2):145 - 155.
[20] 胡一三,宋玉杰,杨国顺.黄河堤防[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2.
[21] 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22] 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从历史上论证黄河中游的土地合理利用是消
弭下游水害的决定性因素[J].学术月刊,1962(2):23 - 35.
[23]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15 - 38.
[24] 钮春燕,龚高法.近两千年来我国黄土高原湿润状况的变迁 [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1,3(1):
85 - 87.
[25] 中央气象局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
[26] 孟庆枚.黄土高原水土保持[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
[27] 李春荣.黄河小北干流的变迁及治理[J].人民黄河,1985(4):27 - 30.
[28]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近期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冲淤演变研究[R].郑州: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2007.
[29] ZHANGDE,LULH.Anti - correlationofsummerandwintermonsoons?[J].Nature,2007,450:E7 - E9.
[30] SHICX,ZHANGD.AsedientbudgetofthelowerYellowRiverChinaovertheperiodfrom 1855to1968[J].
GeogrgfikaAnnaler(SeriesA),2005,87(3):461 - 471.
[31] 朱永超.近 300年来黄土高原地区耕地与人口变化趋势及相关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9(3):84 - 89.
[32] 丁六逸.黄河河口治理与泥沙处理[C]??中美黄河下游防洪措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社,1988.
[33] 王涌泉.1855年黄河大改道与百年灾害链[J].地学前缘,2007,14(6):6 - 10.
[34] 刘晓燕,高云飞,党素珍,等.黄土高原产沙情势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35] 刘晓燕,高云 飞,田 勇,等.黄 河 流 域 潼 关 以 上 坝 库 拦 沙 及 百 年 产 沙 情 势 反 演 [J].人 民 黄 河,2021,
43(7):19 - 23.
4
— 1 1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