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2024年第55卷第12期
P. 104
图 9 大鲵流速适宜性曲线
和漂石(>250mm),对于沙粒的适宜性较差。因此以
沙粒作为下限值,对应的河道指数为 4,其适宜性指数
为 0,粗 砾—漂 石 为 最 适 宜 值,对 应 的 河 道 指 数 大 于
5.7,其适宜性指数为 1。大鲵河道指数适宜性曲线如
图 10。
5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开展室外观测实验,针对 大鲵出洞 后
在河道活动中偏好的流速及底质条件展开研究,确定
图 10 大鲵河道指数适宜性曲线
了大鲵在河道中的适宜流速阈值范围及适宜的底质条
件,主要结论如下:(1)流速偏好性实验发现,大鲵的主要行为是休息与捕食,低流速与主要行为的
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大鲵在低流速状态下停留时间占总时间的 69.13%,表现出的行为谱类型较
多;大鲵在中高流速的停留时间占总时间的 30.87%,冲凉行为会在此流速区间内发生;(2)底质偏好
性实验发现,大鲵在卵石或砾石区的停留时间远远大于砂石区的停留时间。大鲵适宜活动区域内,卵
石占比为 61.90%,砾石为占比为 36.23%,大鲵更偏好在卵石区域内活动;(3)根据实验及数据分析
结果,确定了大鲵适宜流速范围为 0.1~0.3m?s,当流速大于 0.6m?s时适宜性开始处于低值区域;大
鲵最适宜底质类型为砾石(8~16mm)、卵石(16~250mm)和漂石(>250mm),不适宜在沙粒(0.062~
2.0mm)占比较多的区域活动。研究得到适宜水动力范围及适宜性曲线对于精准预测大鲵适宜栖息地,
进而开展有效保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观测不同流速?不同底质条件的大鲵活动节律建立大鲵栖息地适宜性曲线的方法尚属首次,由于仿
生态河道水环境条件的限制,加之流速区间的限制,实验环境是否可以与天然河流环境进行相应的类
比,有限的实验周期是否具有样本数量的代表性等,都是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技术问题。下一阶
段可选择合适的天然河流进一步开展野外验证。
参 考 文 献:
[ 1] ALONSOA,MONROYS,BOSCHJ,etal.Amphibianlossaltersperiphytonstructureandinvertebrategrowthin
montanestreams [J].JournalofAnimalEcology,2022,91(11):2329 - 2337.
[ 2] 蒋志刚,江建平,王跃招,等.国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 [J].生 物 多 样 性,2020,
28(5):558 - 565.
— 1 5 6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