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2024年第55卷第12期
P. 101

图 6 实验河道上下游 DO与 WT箱型图

                  第一类:流速 0m?s。静止 状态下,观 测到大鲵 停留时 间 为 2856min,占在 河道 总停 留 时间的
              10.43%。休息是大鲵在此流速下的主要行为,体现为大鲵在洞口附近缓慢爬行或者静止在水中,偶尔
              会进行捕食、爬行与换气。流速为 0可认为是适宜流速范围的起点。
                  第二类:流速 0.1~0.3m?s。低流速状态下,观测到大鲵停留时间为 16066min,占在河道总停留
              时间的 58.70%。大鲵在此流速下的主要行为包括:爬行、游泳、捕食、休息、露头、换气、张嘴、打
              斗。活动行为相比水流静止区域有所增加,并且观测到的摄食行为的时间有所增加,大鲵主要的摄食
              行为是等候食物随水流进入嘴边后再行捕食,较缓的流速可保证其食物不会被冲走,利于其摄食                                               [22] 。
              并且在实验河道中,供试大鲵的主要饵料来源为人为投入的草鱼幼苗,谭均军等                                      [26] 研究表明,草鱼幼
              苗适宜的流速区间为 0.16~0.4m?s,与该流速区间基本吻合,故在 0.1~0.3m?s的流速区域内适宜大鲵
              捕食草鱼。露头、换气、张嘴等行为是大鲵的呼吸行为。停留时间的增长意味着大鲵在该流速区域内
              的出现数量较多,对领地和食物的争夺易引发大鲵之间的打斗。根据观察可知,流速在 0.1~0.3m?s
              之间可认为是最适宜流速范围。



































                                                   图 7 大鲵洞外活动行为图

                                                                                                   5
                                                                                              —   1 1 3 —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