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2024年第55卷第12期
P. 68
由于本文所提典型负荷提取方法立足于多种负荷特征参数,相较于 K - means等聚类方法有实际的物
理意义可以更加准确的刻画当月典型负荷,由图 9可以看出本方法所提取典型负荷峰谷差为 34527.2MW,
由 K - means聚类方法所提取典型负荷峰谷差为 33740.5MW 相差近 1000MW,这个量级的差别对以多
电网调峰为目标的调度优化计算会产生较大影响,说明了本方法的必要性。
5.3 与常规长期调度方法对比 本节以单一径流场景,对比分析了常规长期优化调度以及本文所提考
虑短期调峰调度的差异性,其中长期优化调度模型目标为发电量最大,考虑短期调峰的模型目标为
式(1)。如图 10所示常规调度为了保证全年发电量最大,尽可能让水电站在枯期维持较高水头运行,
以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本文所提模型在长期调度中考虑了多受端省份的负荷响应问题,改变了传统
常规发电调度水电出力在各月间的分配方式。整体来看,考虑各省负荷响应的模型为了兼顾各个月份
的调峰效果,缩小了汛、枯期的出力差距,使出力在月间尽可能均匀。
图 10 梯级水电调度结果
5.4 全计划电量模式下年度曲线分解 本节根据 4.3.1节所提全计划电量模式下年度曲线分解模型结
果展开对各省短期负荷需求响应的定量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一月广东原始负荷的峰谷差率为 26.7%;
图 11以综合调峰目标计算后,广东的峰谷差率变为 12.3%;显然对于梯级不同水电站送同一省份情况
(A电站、C电站右岸共送广东),综合调峰目标可使水电站起到较好的负荷需求响应作用,可满足实
际生产业务需要。由图 12可发现,本文所提梯级电站多省份、多时段调峰目标权重,所求结果可以
兼顾各省、各月负荷需求响应,且较为均匀,但由于计划电量比例限制及汛期来水较多的影响,整体
上看汛期调峰效果优于枯期。
图 11 调峰效果图
— 1 4 0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