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2025年第56卷第7期
P. 120

验是研究该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微通道内非定常水力空化可视化实验,并提出动态流场的图
              像识别方法,研究了微尺度条件下初生空化至脱落云空化的发展演变过程,阐述空化流动特性随时间
              的分布规律。同时,提出无量纲参数,以定量评价热力学效应。研究工作可为揭示非定常空化机理及
              热力学效应作用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系统 自主设计建设了一套非定常空化流动可视化实验平台,可有效观测多种温度、微小通
              道内的非定常空化演化过程。如图 1所示,恒流泵从水箱中抽取设定流量的常温水,水流经电加热预
              热至特定温度后进入实验段,并发生空化现象,非定常空化演化过程由高速摄影机记录。高温水经冷
              凝器冷却后流回水箱,形成一次循环。采用背压阀来调节实验回路中的流场压力,采用压力传感器测
              量文丘里管进口处及喉部压力,采用质量流量计测量水的质量流量,采用铠装热电偶测量主流体温
              度。实验工况如表 1所列。
                  本实验于海拔 400m和 103kPa的环境压力下进行,选用去离子水为工质。在开展正式实验前于
              系统回路中通水,并调节背压阀检查压力变送器状态,压力变送计采集频率为 20kHz,测量精度(线
              性+ 重复性+ 迟滞)为±0.1%FS。































                                                      图 1 实验系统示意

                                                       表 1 实验工况
                   实验工况           体积流量 Q?(L?min)         喉部流速 v th ?(m?s)       温度 T?℃          空化数 σ
                      1                 4.0                    16.7              25~65           1.712
                      2                 4.5                    18.8              25~65           1.457
                      3                 5.5                    23.0              25~65           1.126


                  采用有机玻璃加工文丘里实验装置,其几何结构的设计和制造考虑了入口角度、喉部直径与喉部
              长度比以及出口角度等因素             [10] 。文丘里结构的详细尺寸如图 2所示。其收敛角和渐扩角分别为 21°和
              8°,喉部高度为 2mm,入口处高度为 5mm,流道宽度为 2mm。实验段加工误差为 0.1mm,并且按国
              家标准精抛光,表面粗糙度 Ra为 0.01μ m。


                —  9 4  —
                     6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