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2025年第56卷第7期
P. 123
图 6 不同空化数条件下非定常空化演化过程对比(温度 T = 50℃)
图 7对比了两种空化数( σ = 1.712、1.126)条件下文丘里管渐扩段壁面气相体积分布。空化过程
中,水流经过文丘里管喉部之后,最大气相体积分数快速增加,在渐扩段 2~3mm区域达到峰值,随
后随着流场压力的恢复,空化腔体尾部空泡逐渐溃灭,腔体最终闭合。相同流体温度下,减小空化数
σ ,促进了低压区液体的相变,空腔内最大气相体积分数增大,同时空腔闭合位置更靠后。相同空化
数下,在 50℃之前,随着温度升高,腔体内最大气相体积分数增大,且空腔长度随之增大,尾部闭
合位置延后。在 50℃之后,由于热力学效应对空化的抑制作用,空腔发展受到抑制,闭合位置提前。
图 7 不同空化数条件下文丘里管渐扩段壁面气相体积分布
3.2 云空化脱落与振荡频率分析 如图 8所示,0时刻回射流出现(见蓝色圆圈),此时腔体仍附着在
壁面上,并呈现清晰的流线形状。当自由射流靠近腔体末端并重新附着在表面时,冲击壁面的流动分
为两个:其一继续向下游移动,另一向上游流动形成回射流。在( 0.3~0.5)t,回射流至腔体前缘,并不
0
断影响气液交界面。腔体前缘部分被剪切(见蓝色箭头),而腔体继续沿着壁面发展,并与回射流相互作
用,从而形成特定方向的挤压效应(见红色箭头),腔体尾部被卷起,并从固体表面和腔体前缘分离。
与此同时,剩余附着于壁面的腔体继续发展。在尾部封闭处形成典型的马蹄形涡旋结构,并通过
细小的射流(约在 0.4t时刻)与分离的蒸汽云雾相连。与脱落后的云状空化相比,该马蹄形云结构持续
0
时间较长(约为 0.4t),原因是缺乏来自后方云状空化的强涡度和射流的影响 [12 - 13] 。从 0.6t到 0.9t,分
0
0
0
离的云状空化被主流体拉长,并在附着区域尾部完全断裂。分离后,涡旋继续旋转,向下游流动直至
完全消失。在 1.0t时,剩余的新腔体重新生长,直到下一次重新形成回射流。
0
由于黏性壁剪切应力作用,回射流内部存在耗散,Pelz等 [14] 提出回射流最大长度计算方法:
h ref
ξ = (2)
c
f
— 9 4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