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2025年第56卷第7期
P. 23

积分后显式表达如下(参见图 7)
                                              ì       ê ê(      ) 1 - m  ù ú ú
                                                      é
                                              ï ï  A 0 t 0  ê ê t + t 0 - 1
                                              ï
                                                                        ú ú
                                              ï 1 - m  ∙             - 1 , m ≠ 1
                                              ï ï
                                              ï ï ( )                       m = 1
                                        ε  creep  = í  ë   t 0          û                             (16)
                                              ï ï
                                              ï
                                                       t + t 0
                                              ïA 0 t 0 ∙ ln
                                              î
                                                         t 0










                      图 6 蠕变应变累积过程(蠕变速率分段描述)                      图 7 蠕变应变累积过程(蠕变速率连续描述)


              4 蠕变过程数学模型的初步验证


                  采用图 4 中案例对应的多个相同蠕变应力、不同加载历史下的蠕变实验成果,验证了提出的蠕变
              发展过程数学描述的适用性。
                  对于图 4 中 600、80、2.24 和 1.67 kPa/min 等 4 种先期应力速率,以最高先期应力速率(600 kPa/min)
              的方案为基准,计算蠕变中后期应变速率与时间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中的斜率 m (本例 m = 1.11),并将
              该部分蠕变应变速率的对数-时间的对数关系直线向纵轴延伸形成蠕变基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即初
              始蠕变应变速率(10  min )也视为阶跃加载时的基准蠕变速率初始值 A。
                                -3
                                     -1
                  考虑蠕变前先期加载过程引起的不同初始蠕变速率 A 0 时,忽略不同应力速率加载时可能存在的速率
              效应,即认为在相同的蠕变应力下压缩模量 E s 相同,根据 ε ̇ = σ ̇ /E s ,可按照基准蠕变速率初始值 A (对应先
              期应力速率为 600 kPa/min)相应计算其他加载速率下的初始蠕变速率 A 0 ,并计算各方案蠕变弛豫时间 t 0 。
                  根据上述参数,按照式(13)或式(14)连续型数学描述计算不同蠕变时刻的蠕变应变速率。由图 8、
              图 9 可见,本文提出的数学描述与各方案实测蠕变应变速率-时间关系符合较好,也较好体现了不同
              先期加载过程后不同的实测蠕变数值-时间发展规律,提出的模型可以较好用于不同先期加载条件下
              的蠕变模拟。






















                        图 8 数学模型对蠕变应变速率-时间过程的                           图 9 数学模型对蠕变应变-时间过程的
                                 预测效果(连续型)                                      预测效果(连续型)

                                                                                                — 849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