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2025年第56卷第8期
P. 19
图 1 水网互济调配机制
高效利用外调水,适度限制地下水,鼓励使用非常规水”的原则,统筹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外调
水、非常规水多个水源水文互补和时空互济关系,一方面在黄河极端枯水的背景下,加大南水北调水
的利用量,限制黄河引水;另一方面针对中线水源与东线水源的不同丰枯年型,提倡水源丰的线路多
调水。
(2)“流”是水体的流动,具体表现为在河湖及水库、堤防、渠道(渡槽)、水闸、泵站、管涵(隧
洞、倒虹吸)等工程设施内水的流动。“流”有明确的流动方向,强调水流的动态过程。长距离输水中
水流过程复杂,其主要影响因素分为水动力学因素、水力设计因素、水力控制因素,水动力学因素包
括流速、水深等,水力设计因素主要是指设计流量、渠道长度、糙率等设计条件,水力控制因素则与
水闸操控、分水口流量变化等人为调控因素有关。调水工程的水流过程一般认为是一维非恒定流,用
圣维南方程组进行模拟。在研究大范围长时间尺度的水流变化时,水流的惯性力、摩擦力等在整体上
的作用相对复杂,从宏观角度来看可对连续性方程和运动方程的一些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简化,进而将
圣维南方程组简化为水量平衡方程,实现复杂水流过程的分析。
(3)“网”是“流”的物理载体,是约束、控制水流的输配水工程设施,以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
— 9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