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3期
P. 122

度为:
                                                          k    p   u( ) k
                                                       1 å
                                                      u =   i ×  w i  =                                (7)
                                                         i = 0  1  w ( ) k
                                                        L     p   u - u( ) k
                                                   u =  å  i ×  i  =  T                                (8)
                                                    2        w    1 - w ( ) k
                                                       i = k + 1  2
               式中: u 为背景区域平均灰度; u 为目标区域平均灰度; u 为土石料图像整体平均灰度。两类区
                       1                       2                       T
               域的类间方差可以表示为:
                                                               2
                                                  σ = w (u - u  ) + w (u - u  ) 2                      (9)
                                                   2
                                                       1  1  T     2  2  T
                   以遍历的方式对阈值 k 进行迭代,以类间方差 σ                     2  取得最大值时对应 k 值为最佳阈值,将背景
               区域灰度值以 0(黑色)取代,将目标区域灰度值以 255(白色)取代,即完成了土石料颗粒的基本分割
               过程,结合最大类间方差法与边缘检测算法,即可实现土石料颗粒的轮廓特征提取。
               2.2  卷积神经网络        由于土石料颗粒尺寸较小,在搬运过程中会产生翻滚、掩盖等现象,故经图像
               识别获取的级配有一定误差。但对同一开采条件下同一级配土石料,不同颗粒分布状态下的图像通
               过识别所得级配理论上应保持一致,故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总结图像识别结果的误差分布规律,
               实现误差修正。级配数据的误差分布规律与其所处的粒径范围有一定关系,故深度阈值卷积模型采
               用可提取数据局部特征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作为误差修正的模型。














                                          注:U j为中间特征图,M j为特征图的子集,k ij为卷积核
                                                      图 3  卷积过程示意

                   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卷积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基本结构包括输入层、卷积层(convolution⁃
               al layer)、池化层(pooling layer)、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及输出层       [26-27] 。如图 3 所示,在卷积
               层中,卷积核在上一层输出的特征图上滑动,与卷积核对应区域内各元素乘积求和,经偏置纠正与
               激活函数激活,即得到一次输出,通过对卷积核大小的调整,即可获得数据的局部特征信息                                           [28-29] ,其
               计算过程如下式所示:

                                                                    l
                                                       l
                                                     u =  å  x i l - 1 ∗k + b j l                     (10)
                                                                   ij
                                                      j
                                                         i ∈ M  j
                                                          x = f ( )                                   (11)
                                                                  l
                                                            l
                                                                 u
                                                                  j
                                                           j
                                 l
               式中:*为卷积; u 为一个卷积核区域内的卷积结果; M 为上一层输出特征图的子集,即卷积核
                                j
                                                                     j
                                                               l
                                                                            l
                                                                                                 l
               滑动时所对应的区域; x           i l - 1  为 M 中第 i 个元素; k 为卷积核; b 为偏置纠正大小; x 为在本次
                                             j
                                                                            j
                                                                                                j
                                                              ij
                                                                                   l
               卷积过程中的第 j 个输出; f ( ) · 为激活函数。每个特征图对应的卷积核 k 可以不同。
                                                                                   ij
                   池化层通过降低特征面的分辨率来获得区域内数据的不变特性                               [30] 。本文中采用最大池化(Max⁃
               pool),即在池化层中保留池化核范围内最大值的方式进行池化。卷积层与池化层交替设置构成神
               经网络的多层中间隐含层,实现对区域数据特征的高维概括,而后在全连接层中,利用与上层输出
               的特征图同等大小的卷积核与上层所有输出进行卷积,从而实现对整个特征图的概括,以作为输
               出。
                 — 372  —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