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5期
P. 54
水 利 学 报
2021 年 5 月 SHUILI XUEBAO 第 52 卷 第 5 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21)05-0556-10
冰期河湖与大气的热交换模型
杨开林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
摘要:河湖与大气的热交换模型是计算分析冰凌形成、发展、消融时空变化规律的基础。基于现有太阳辐射、长
波辐射、蒸发和对流模型研究成果,以现场冰情要素观测及历史天气资料为依据,建立了适用于冰期计算分析的
河湖与大气的热交换非线性模型。提出了考虑晴天散射的太阳辐射计算模型,以 Iziomon 公式计算大气长波逆辐
射,以俄罗斯冬季公式计算蒸发和对流。基于现场观测雪面或冰面温度 T s接近于 T a 的实际,提出了在 T s=T a 点对
河湖与大气的多参数非线性热交换模型线性化,然后利用历史天气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热交换系数 h sa。
研究证实:(1)气象站风级或者风速资料一般不能准确估计地势低洼河面的风速;(2)采用典型年历史天气资料得
到的 h sa可用于预测其他年的热交换;(3)h sa与 T a成正比,且北京、沈阳、保定、包头的 h sa的平均值>10.0 W/(m·℃);
2
(4)漠河和拉萨的 h sa略小于北京等地区。
关键词:冰期;太阳辐射;长波辐射;蒸发和对流;线性化;热交换系数
中图分类号:P33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00550
1 研究背景
河湖与大气的热交换模型是计算分析冰凌形成、发展、消融时空变化规律的基础,也是太阳能
利用、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研究的重要课题。河湖热交换是指敞露水面、冰盖和雪盖与太阳辐
射、长波辐射、表面蒸发和对流、降雪或降雨之间的热交换。
[1]
Ashton 归纳总结了当时河湖与大气的热交换模型,建议采用 Angström 日照百分率模型和 Wun⁃
derlich 云量百分率模型计算太阳辐射,并在分析冰情的过程中采用线性化模型描述冰期河湖与大气
的热交换,即取河湖与大气的净热通量 ϕ = -h (T - T a ) ,式中: h 为热交换系数,T 为河湖表面
s
s
sa
n
sa
温度,T 为气温。不过,他没有给出如何选取h 的方法。
sa
s
Angström 和 Wunderlich 模型的特点是采用晴天直射为云天太阳辐射计算的起始值,没有考虑晴天
散射辐射的影响。王炳忠等 [2-3] 以理想大气晴天日射为云天太阳辐射计算的起始值,考虑了晴天散射
辐射的影响,成果被《凌汛计算规范(SL428—2008)》采用,不过计算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查专用图
[4]
表。和清华等 利用中国 54 个站 1961—2000 年的逐日太阳总辐射和日照百分率资料,以线性日照百
分率模型为基础,分别以天文辐射、晴天日射和理想大气日射作为起始值建立了各站的太阳辐射回
归方程,推荐采用以天文辐射为起始值计算云天辐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河湖冰工程中采用
那一个太阳辐射模型较好。
[6]
Ashton 提出的线性化模型形式已经在冰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5-8] 。沈洪道 针对北美地区,采用
[8]
[7]
h =20.0W/(m·℃)。蔡琳等 和冀鸿兰等 针对黄河,当水面敞露时,取h =10.0W/(m·℃);当冰封
2
2
sa
sa
收稿日期:2020-07-22;网络首发时间:2021-03-05
网络首发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10305.1417.002.html
/
基 金 项 目 : 水 利 部 公 益 性 行 业 科 研 专 项(201501025); 国 家 重 点 研 发 计 划 项 目(2018YFC1508403);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51979291,52009144)
作者简介:杨开林(1955-),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力控制研究。E-mail:yklciwhr@sohu.com
— 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