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5期
P. 55
2
时,取 h =1.5 W/(m·℃)。显然,从上述中会发现一个问题, h 的取值相差相当悬殊,解决这个问
sa
sa
题的关键有两个,一是河湖与大气热交换模型的选取;二是热交换模型的更加合理的线性化方法。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太阳能利用、气候学、水文和水资源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适用于
冰封河湖与大气的非线性热交换模型,然后利用历史天气资料,以及笔者团队进行的太阳辐射、水
温、冰温、雪温、气温和风速的原型观测,探索对长波辐射、蒸发和对流热交换模型的更加合理的
线性化方法,以揭示和发现一些重要的普遍性规律。
2 太阳辐射模型
[1]
气候学计算云天太阳辐射的日照百分率模型是由 Angström(1924)提出的 ,数学描述是:
)
m
ϕ = ϕ (0.35 + 0.61S = P ϕ (0.35 + 0.61S ) (1)
si
sc
s0
m
2
2
式中: ϕ 为云天的日射热通量,W/m ; ϕ = P ϕ 为晴天直射热通量,W/m ; ϕ 为天文辐射热通
si
sc
s0
s0
量,W/m ;P 为所有波长范围内的大气平均透明系数;m 为光学大气质量;S 为日照百分率,表示实
2
际日照时间 T 与理论日照时间 T 的比值,即 S = T T ,有 0 ≤ S ≤ 1.0 。
real sun real sun
天文辐射 ϕ 是指完全由地球天文位置决定的到达地球大气顶界的太阳辐射,与日地距离的平方
s0
[9]
成反比,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加而增加 。
[4]
和清华等 推荐采用以天文辐射为起始值计算云天辐射:
ϕ = ϕ (0.126 + 0.648S ) (2)
sc
s0
采用上式全国 54 个站的相对误差变化在 3.33% ~ 18.75%之间,平均为 8.39%。
2.1 云量百分率模型 在我国设有日照观测站的地区很少,用云量百分率代替日照百分率已成为计
算云天太阳辐射的首选因子,因为云量是气象站的常规预报项目。
[1]
基于 Angström 日照百分率模型,Wunderlich 提出的云量百分率模型 是:
m
ϕ = P ϕ (1 - 0.65C 2 ) (3)
sc
s0
式中:C 为云量,%, 0 ≤ C ≤ 100% 。
基于和清华等的日照百分率模型,当取 S = 1 - C ,由式(2)得下述云量百分率模型:
2
ϕ = ϕ ( 0.774 - 0.64C 2 ) (4)
sc
s0
m
由于 Wunderlich 云量百分率和 Angström 日照百分率模型一样,都是以晴天直射 ϕ = p ϕ 作为云
si
s0
天辐射的起始值,没有考虑晴天散射辐射的影响。
[2]
当考虑晴天散射的影响时,晴天散射可按 Berlage 公式(1928)计算 :
1
1
ϕ = (ϕ - ϕ ) = ( 1 - P m ) ϕ (5)
sd
2 s0 si 2 s0
式中: ϕ sd 为散射热通量,W/m 。这个模型的含义很简单,如果在地球大气顶界某一平面上测得的
2
直射为 ϕ ,那么,直射在大气中的衰减量为(ϕ - ϕ si ) ;在大气中的直射大部分转化成散射,散射
si
s0
又有一半散射到太空中,只有一半向着地表。
m
晴天直射和散射之和为晴天日射,即 ϕ = ϕ + ϕ sd 。当用晴天日射 ϕ 代替式(3)中 P ϕ ,则:
s
si
s
s0
ϕ = ϕ (1 - 0.65C 2 ) = 0.5( 1 + P m ) ϕ (1 - 0.65C 2 ) (6)
s
sc
s0
2.2 大气平均透明系数 P 和光学大气质量 m 的计算 王炳忠等 研究了我国大气平均透明系数 P 和光
[3]
m
学大气质量 m 的计算,不过过程比较复杂,P 的计算需要查专用图表。鉴于此,本文将采用 Glover
和 McCulloch 的方法计算P m [1] :
P m = 0.99 - 0.17m (7)
m
需要指出的是式(7)只有在 P >0 才有意义。根据 Klein 的研究,m 可用下式计算:
— 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