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2021年第52卷第8期
P. 21

表 4  三江平原典型区 1980—2018 年部分土地利用状况
                   土地利用类型        年份     斑块数      斑块周长/km       斑块面积/km 2     平均斑块面积/km   2     面积占比/%
                                 1980    660       773.24        102.61           0.16           0.47
                                 1990    215       1093.57       269.90           1.26           1.23
                       水田        2000    530       3005.06       742.42           1.40           3.37
                                 2010    1366      16532.45      5120.14          3.75           23.24
                                 2018    619       12869.31     10503.93          16.97          47.68
                                 1980     67        62.74         11.57           0.17           0.05
                                 1990     6         84.66         30.26           5.04           0.14
                     城镇用地        2000     8         86.81         30.94           3.87           0.14
                                 2010     23       212.38         64.39           2.80           0.29
                                 2018     23       243.31         85.35           3.71           0.39


                              表 5  三江平原典型区 1980—2018 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分形维数及稳定性指数
                    土地利用类型         年份             模型             确定系数 R  2     分形维数 D        稳定性指数 S
                                   1980      lnA = 1.82lnP - 2.06  0.9854        1.0965        0.4035
                                   1990      lnA = 1.71lnP - 0.87  0.9554        1.1711        0.3289
                       水田          2000      lnA = 1.62lnP - 0.13  0.9517        1.2367        0.2633
                                   2010      lnA = 1.71lnP - 1.19  0.9750        1.1697        0.3303
                                   2018      lnA = 1.74lnP - 1.30  0.9745        1.1527        0.3473
                                   1980      lnA = 1.87lnP - 2.37  0.9891        1.0675        0.4325
                                   1990      lnA = 1.31lnP + 2.90  0.9017        1.5321        0.0321
                      城镇用地         2000      lnA = 1.71lnP - 0.90  0.9824        1.1718        0.3282
                                   2010      lnA = 1.73lnP - 1.14  0.9797        1.1573        0.3427
                                   2018      lnA = 1.74lnP - 1.23  0.9815        1.1510        0.3490

                   水田是研究区近 40 年来面积变化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自 1980 年起在研究区面积占比逐渐增大
               且扩展面积最大,1980 年水田面积仅占总土地面积的 0.47%,而到 2018 年时,水田成为研究区内第
               一大用地类型,其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 47.68%。从近 40 年分形维数与稳定性指数来看,水田的分形
               维 数 从 1980 年 的 1.0965 升 高 至 2000 年 的 1.2367, 2000 年 后 开 始 下 降 , 到 2018 年 分 形 维 数 降 至
               1.1527,稳定性指数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表明水田在研究初期即 1980 年由于面积较小,复杂性
               最低,稳定性最强,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田面积不断扩大,城镇及交通
               用地空间不断扩张等,导致城镇周围的水田不断转变为建设用地,水田的空间形态也受到了一定程
               度的破坏,到 2000 年时水田的复杂性达到最强,稳定性处于最低。随着一系列的农业生态保护工程
               与措施的推进以及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水田空间规则性与稳定性得以恢复和提高,到 2018 年水田
               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已维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中,农业发展稳定。
                   城镇用地面积变化较小,虽在近 40 年中面积逐渐增大,但在总土地面积中占比较小,维持在
               0.05% ~ 0.39%之间。1980 年城镇用地斑块数多,但平均斑块面积小,表明城镇用地形态细碎,密集
               散布在研究区内,主要分布于西南部。1980 ~ 1990 年城镇用地斑块数急剧减少,但 1990 年城镇用地
               面积较 1980 年增加了 18.69 km ,表明城镇用地的扩张在研究时段开始的十年内十分活跃,该时期城
                                          2
               市化进程加快,零星城镇用地得以合并,分形维数达到研究时段内最大值(D=1.5321),稳定性指数
               仅 0.0321,土地复杂性最高,城镇用地自 1980 年起扩展后,由于还在发展阶段,空间形态不规则,
               空间布局不合理。2010 年之后,城镇用地斑块数稳定在 23 个,分形维数稳定在 1.15 左右,稳定性指
               数也稳定在 0.34 左右,但面积依然持续扩张,表明城镇用地布局趋于合理化,扩建后形态趋于规
               则,当前城市化发展已趋于稳定,围绕现有的城市中心稳步发展。



                                                                                               — 901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