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021年第52卷第8期
P. 22

3.1.2  土地利用时空迁移分析            对 1980—2018 年五期土地利用类型影像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分别将
               水田和城镇用地的动态演变阶段的重心进行叠合,形成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重心迁移图(图 5),并
               计算得到其重心迁移距离(表 6)。由图 5 与表 6 可知,研究时段内水田和城镇用地重心的迁移方向
               主要为西南—东北—西南,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重心均在 1980—1990 年时迁移距离最大,分别为
               20.41 km 和 56.06 km。
                   水田重心迁移轨迹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1980—1990 年,重心由西南向东北迁移,该时
               段东西方向迁移幅度强于南北方向,迁移速度最快;第二阶段为 1990—2000 年,重心继续向东北方
               向迁移,北移趋势明显但迁移速度缓慢,仅迁移了 6.33 km;第三阶段为 2000—2010 年,重心向东迁
               移;第四阶段为 2010—2018 年,重心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回移了 19.95 km,迁移速度加快,向西回移
               趋势明显,到 2018 年时重心落在了 1980 年与 2010 年的中间位置。整体来看,研究时段内水田重心迁
               移幅度较小,均在整个研究区的中心地带(七星农场五十五队—前进农场十四队)移动。



















                                            图 5  1980—2018 年水田及城镇用地重心迁移图

                                      表 6  1980—2018 年土地利用类型重心迁移距离及迁移方向
                  土地利用        1980—1990 年         1990—2000 年         2000—2010 年         2010—2018 年
                   类型     迁移距离/km     迁移方向    迁移距离/km    迁移方向     迁移距离/km    迁移方向     迁移距离/km    迁移方向
                   水田        20.41    东偏北        6.33     北偏东        12.53    东偏北        19.95    西偏南
                  城镇用地       56.06     东北        27.58     东北        41.14     西南        0.07     南偏东
                   城镇用地迁移轨迹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1980—2000 年,重心由西南向东北迁移,该
               时段迁移距离为 83.64 km,其中 1980—1990 年以 5.61 km/a 的速度加速迁移,1990—2000 年间迁移
               速 度 降 至 2.76 km/a; 第 二 阶 段 为 2000—2010 年 , 重 心 以 4.11 km/a 的 速 度 加 快 向 西 南 方 向 回 移 了
               41.14 km;第三阶段为 2010—2018 年,重心仅向南偏东方向迁移了 0.07 km,迁移距离最小,重心位
               置自 2010 年起基本稳定,城市化进程以该处为中心向周围推进。整体来看,近 40 年城镇用地重心迁
               移较水田重心迁移跨度大,涉及范围广。
               3.2  LUCC 对地下水位埋深的影响分析                由于所收集资料有限,本文只讨论 2000—2018 年三江平原
               典型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地下水位埋深的影响。由图 6 与表 7 可知,2000—2018 年间研究区地下水
               位埋深呈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增大的趋势。结合图 3 与图 7 可知,2000—2018 年研究区降水量增加
               了 49.60 ~ 259.19 mm,虽然在富锦市与同江市附近降水量增幅最大,但富锦市与同江市附近的地下
               水位埋深并未相应地减小,这是因为地下水位埋深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地下水开采(对应地区为水田分
               布区),研究区东北部在 2000—2018 年间林地与草地逐渐转化为旱地,且距离河流较近,地表水资
               源丰富,部分地区采用地表水进行农田灌溉,对地下水的需求较小,故地下水位埋深减小,抚远市
               附近地下水位埋深减小最为明显,地下水位埋深减少了 3.86 m。
                   地下水位埋深增加小于 1 m 的区域面积为 13 341.44 km ,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 63.85%,且主要
                                                                     2
               集中于研究区中部,西南部也有小部分面积涉及。到 2018 年时,研究区中部分布有大面积水田,且


                 — 902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