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2021年第52卷第8期
P. 17

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为三江平原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1  研究区与数据

               1.1  研究区概况       三江平原典型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以及挠力
               河所围成的建三江区域,包括富锦市、同江市、抚远市以及饶河县挠力河以北部分,地理坐标范围
               为 44°48′—48°23′N,131°26′—134°47′E,总面积约 2.21 万 km(图 1)。典型区属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大
                                                                      2
               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383.5 ~ 886.1 mm,降水年内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 6—9 月,约占
               全年降水量的 70%,全区多年平均气温为 2.8 ℃。




























                                                  图 1  三江平原典型区范围示意
                   典型区内水系发育,河流纵横,均属黑龙江水系,其主要支流有松花江、乌苏里江,区内湖泡
               星罗棋布,沼泽湿地发育,有大小河流 100 余条,均以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个水系为主干。
                   典型区含水层结构类型主要为前第四纪基岩单层结构含水层系统和东部黏土质低平原双层结构
               孔隙含水层系统,其中第四系以河流冲积物为主,地表普遍被粉质黏土、黏性土及砂砾质土覆盖。
               松散岩类孔隙水是区内分布范围最广泛的地下水类型,基岩裂隙水分布范围较小,富水性差。区内
               富锦集贤以东的广大地区地下水水量丰富,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质黏土、粉质砂土及细砂,含水层
               厚度为 50 ~ 250 m,其优质的天然条件为该地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图 2(a))。典型区
























                                        图 2  三江平原典型区富水性分区及 2019 年 3 月地下水流场
                                                                                               — 897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