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1期
P. 12

水      利      学      报

                 2021 年 11 月                        SHUILI    XUEBAO                        第 52 卷  第 11 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21)11-1270-11

                         基于分形维的混凝土裂纹扩展及损伤演化过程研究



                                           殷亚娟 ,任青文 ,沈 雷 ,韩 衍                2
                                                                    1
                                                           2
                                                  1
                        (1. 河海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2. 河海大学 力学与材料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摘要:混凝土材料破坏过程中裂纹的演化具有随机无规律的特点,而外界条件的复杂性和混凝土自身的非线性使
                 得裂纹的动态演化规律研究十分困难。为定量研究混凝土受力过程中裂纹及损伤的演变过程,本文在假定混凝土
                 是由骨料、砂浆及两者之间的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基础上,建立了细观混凝土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裂纹
                 分形维的损伤变量计算方法,对多组混凝土试件的单轴拉伸力学行为进行损伤数值研究,利用分形维对混凝土开
                 裂全过程中的裂纹分布进行表征。研究表明:细观模拟的裂纹形态与试验结果相符;裂纹分形维能够更好地反映
                 混凝土材料损伤的变化过程,可以定量描述材料损伤演化的特性;发现了混凝土从“均匀”损伤至局部破坏的临界
                 点;细观模拟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裂纹分形维曲线、损伤演化曲线受网格尺寸的影响很小;随着混凝土试件
                 骨料级配数的增加,骨料颗粒和界面减少,整体耗能降低,应力峰值和裂纹分形维均减小。此外,本文建议应力
                 峰值点后的裂纹分形维曲线的突变点为混凝土材料从“均匀”损伤进入局部破坏的临界点,是损伤和断裂的分界
                 点,相应的损伤值约为 0.8,该值可作为混凝土出现宏观裂纹的损伤阈值。本文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混凝土破坏机
                 理的认识。
                 关键词:混凝土;细观;裂纹扩展;损伤演化;分形维;突变点
                 中图分类号:TV3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10594


               1  研究背景


                   作为典型的准脆性材料,混凝土在细观上为多相介质组成的复合材料,受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
               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是细观非均质损伤演化过程的宏观表现。材料的损伤伴随着从初始状态开始直
               至结构完全丧失承载能力的整个受力破坏过程。这一破坏过程实质上是内部细观微裂纹的萌生、扩
               展、成核和贯通的连续损伤演化过程。混凝土破坏(承载能力丧失)只是裂纹发展的最后阶段,它只
               能在很小程度上揭示其损伤演变的历史和特征,要真正的描述混凝土破坏的非线性特征,必须追溯
               到其初始裂纹的分布、裂纹扩展和损伤演化过程,从微裂纹动态演化和材料损伤的角度出发,寻找
                                          [1]
               其演化机理及失稳破坏的依据 。但是,外界条件的复杂性和混凝土自身的非线性使得裂纹的动态演
               化规律研究十分困难。
                   随着科技的发展,CT 扫描、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声发射等技术
                                                                  [2]
               为研究混凝土的裂纹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Chotard 等 对水泥进行了 CT 扫描试验,分析了其水化
                                             [3]
                                                         [4]
               过程中结构的变化规律。Landis 等 和 Elaqra 等 基于 CT 扫描技术对砂浆试件内部裂纹的发展进行了
               研究。文献 [5-7] 采用 CT 检测技术对混凝土试件静、动力单轴拉伸和压缩破坏过程中的材料内部细
                                                                                           [8]
               观结构及微裂纹变化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损伤裂纹做了定量分区。Lawler 等 基于 DIC 技术,

                  收稿日期:2021-07-21;网络首发时间:2021-11-16
                  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11115.1554.001.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39006)
                  作者简介:殷亚娟(1988-),博士生,主要从事水工混凝土结构多尺度理论研究。E-mail:yin-yajuan@163.com
                  通讯作者:任青文(1943-),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复杂力学系统的破坏与安全研究。
                          E-mail:renqw@hhu.edu.cn
                 — 1270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