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1期
P. 14

2.2  基于裂纹分形维的损伤变量               研究表明,裂纹分形维可以很好地描述混凝土受力过程中裂纹的

               分布,即裂纹萌生、扩展、贯通及最后破坏的破裂过程                          [6,23] ,因此,可以将裂纹分形维作为定量的损
               伤状态参数来描述混凝土受力中裂纹的演化过程,损伤变量的定义形式比较多样                                      [25-26] ,本文根据裂纹
               分形维的计算结果,定义分形维与损伤变量的关系式如下:
                                                                 m
                                                           D =  f d                                    (2)
                                                                f 0
                                                                                  m
               式中: f 0 为材料整个试件完全破坏时累积裂纹分形维绝对变化量之和; f d 为第 m 个分析步时累积裂
               纹分形维绝对变化量之和。
                   其中:
                                                   n                 m
                                                                 m             |
                                               f 0 = ∑|F i + 1 - F i  |,f d = ∑| F j + 1 - F j         (3)
                                                  i = 1             j = 1
                   因此,得到损伤变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m
                                                       ∑| F j + 1 - F j |
                                                   D =  j = 1     ,m ≤ n                               (4)
                                                        n
                                                       ∑|F i + 1 - F i  |
                                                       i = 1
               式中:F i 、F j 分别为第 i 和 j 个分析步对应的裂纹分形维;n 为试件完全破坏总共经历的分析步。
                   损伤变量 D 取值范围为 0~1,对应不同程度的损伤,D=0(即损伤值为 0)对应无损状态,D=1(即
               损伤值为 1)对应完全损伤(破坏)状态。基于裂纹分形维的损伤变量的具体计算流程参见图 1。



                                                                                      批量         根据
                                       骨料弹性参数输入
                        观 放 投 细 模 料 骨 型                           力 学 细 观 计 算 模 型     处理         式(4)
                                                                            计算        损伤
                                                                            结果        裂纹         计算
                                                                            和损                   基于
                                                                            伤裂        分布         裂纹
                                     砂浆 CDP 模型参数输入                                    图和         分形
                                                                            纹分        计算
                                                                            布图        裂纹         维的
                                                                            输出                   损伤
                                                                                      分形         变量
                                     界面 CDP 模型参数输入                                     维


                                              图 1  基于裂纹分形维的损伤变量计算流程
               2.3  混凝土塑性损伤(CDP)模型             CDP(Concrete damage plastic model)模型能够模拟水泥基材料的拉

               伸开裂和压缩碎裂现象          [16,27] ,以及混凝土动力加载和循环加载力学行为。单轴应力状态下,CDP 模型
                                                                                 pl                    pl
               应力应变曲线考虑了损伤引起的等效塑性应变(包含拉伸等效塑性应变ε ͂ t 和压缩等效塑性应变ε ͂ c )。
                                                                                                   pl
               依据试验,模型假定单轴加载时拉伸损伤因子d t 与压缩损伤因子d c 分别随拉伸等效塑性应变ε ͂ t 和压缩
                             pl
               等效塑性应变ε ͂ c 增加而增加        [28] 。则由损伤因子控制的应力-应变关系可表示为:
                                                            pl                   pl )
                                          σ t = (1 - d t  )E 0( ε - ε ͂ t  ) ;σ c = (1 - d c  )E 0( ε - ε ͂ c  (5)
               式中:下标 t和 c分别表示拉伸和压缩;E 0 为初始弹性模量;σ为应力。
                   式(5)中的损伤因子计算公式为:
                                                      -1                        -1
                                                  σ t E 0                   σ c E 0
                                      d t = 1 -              ;d c = 1 -                                (6)
                                              pl æ 1  ö     -1          pl æ 1  ö     -1
                                               ç   -                     ç   -
                                            ε ͂ t    ÷ 1 + σ t E 0    ε ͂ c    ÷ 1 + σ c E 0
                                               è  b t  ø                 è  b c  ø
               其中,b t 、b c 分别为非弹性应变中塑性应变的比例,本文采用文献 [29] 的建议值,b c =0.7 和b t =0.1,该
               值与循环加卸载试验数据比较吻合。

                 — 1272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