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2022年第53卷第8期
P. 105
[16]
够保持研究区站点日降水量的相关性。Hannachi 基于 DAR(1)模型分析了北爱尔兰的逐日降水数
据,发现冬季 月 份 的 自 相 关 系 数 大 于 夏 季 月 份 的 自 相 关 系 数。 王 福 增 [17] 通 过 一 阶 马 尔 科 夫 链 和
Gamma分布函数的联合应用,对黄淮海地区 7个代表站连续 42年实测降水资料进行随机模拟。研究
结果表明 DAR(1)结构简单,不需要大量的计算。然而,Semenov等 [18] 发现 DAR(1)模型无法模拟强
旱日持续性情景,缺乏长持续性,且马尔可夫链的顺序可能受到季节变化和位置的影响 [19] 。
选用高阶马尔可夫链可克服 DAR(1)模型缺乏长持续性的问题,但必须使用更多参数,增加了模
[20]
型不确定性和计算的复杂性。Jacobs 提出了离散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DiscreteAutoRegressiveand
MovingAverage ,DARMA)的概念,旨在模拟具有指定边际分布和相关结构的离散随机变量的平稳序
列。Buishand [21] 使用 DARMA(1,1)模型成功模拟了热带和季风地区的日降水量。Muhammad [22] 系统
研究了 DARMA(1,1)模型模拟马来西亚日降水数据序列的适用性,模拟序列的干湿天数,并将统计
[23]
数据保持在合理的精度范围内。Chung 分析了非洲尼日尔河逐年径流时间序列,与 DAR模型相比,
DARMA模型更适合模拟具有较长高流量和低流量周期的径流量。此外,DARMA模型也被应用于干旱
分析 [24] 。DARMA模型对于长持续性离散事件概率分布具有较好模拟效果,可用于间歇性日降水量的
研究。从文献研究结果来看,DARMA模型模拟精度优于传统的 ARMA和 DAR模型,体现了 DARMA
模型的潜在优势。但是,我国尚无关于 DARMA模型在水文气象方面的研究报道。
基于此,本文采用 DARMA模型对我国 811个站点近 60年来日降水量模拟进行研究。采用多日降
水事件的概率分布和概率结构,建立 DARMA(1,1)模型,模拟日降水事件的发生;根据不同游程降
水事件分布函数,模拟湿日的降水量;以均值(x )、变差系数(C)、偏态系数(C)、最大一日降水
v
s
mean
量(R )和 一 阶 自 相 关 系 数 (r)为 指 标,评 价 模 型 模 拟 效 果,并 与 DAR(1)模 型 进 行 对 比, 验 证
m1 1
DARMA(1,1)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以期为中国日降水量随机模拟提供新的模拟途径。
2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V3.0)提供的全国气象站日降水数据,优选测站条件较
好、建站时间早、缺测数据少、资料完整性好的 811个气象站点,其空间分布如图 1。统计各站点近
60年的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发现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日平均降水量小于 1mm的站
点占比 16%,小于 3mm的站点占 65%,最大日平均降水量为 7.6mm。
图 1 研究区气象站点位置及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分布图
— 9 9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