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2023年第54卷第5期
P. 8
^
^
out
in
qj
Q (t) =M (Q (t)) + Q (t)
^ { (6)
A
A
A
B
qj
qj
A A
Q (t) =(1 + η A )·Q (t)
max
out
Q (t) ≤q (Z(t))
out { A A A (7)
max
Q (t) ≤q (Z(t))
B out B an B qj
^
{ M (Q (t)) ≤Q - Q (t) (8)
A
A
A
A
^
an
qj
out
M (Q (t)) ≤Q - Q (t)
B
B
B
B
^
^
in
out
out
in
in
式中:Q (t)、Q (t)和 Q (t)分别为水库 A的 t时刻入流预报值、入流实测值和出流;Q (t)和 Q (t)
A A A B B
^
qj
qj
分别为水库 B的 t时刻入流预报值和出流;Q (t)和 Q (t)分别为水库 A下游区间入流的预报值和实测
A A
(·)分别为水库 A和水库 B的水位与库容转换函数;t和 T分别为调度起始时刻和洪
值;φ A (·)和 φ B
0 y
水预报预见期,为简便计,后文提及各级水库的调度起始时刻和洪水预报预见期均采用这两个符号表
分别为水库 A入流和下游区间入流的预报误差;T 和 T 分别为洪水预报有效预见期的
示;θ A 和 η A min max
max
max
最小值和最大值,本文假定洪水预见期为一个区间,考虑洪水预见期的动态变化;q (·)和 q (·)
A B
0
0
分别为水库 A和水库 B的泄流能力函数;Z 和 Z 分别为水库 A和水库 B的汛限水位(或分期汛限水
B
A
位);Z(t)和 Z(t)分别为水库 A和水库 B的 t时刻汛期运行水位;M (·)和 M (·) 分别为水库 A
B
0
A
0
B
A
0
和水库 B的出流过程演算到下游防洪控制断面流量过程的计算方法,有时滞影响时,采用马斯京根法
^
an
qj
an
进行演算,否则直接叠加;Q 和 Q 分别为水库 A和水库 B的下游防洪控制断面安全泄量;Q (t)和
A B A
^
qj
Q (t)分别为防洪对象 A和防洪对象 B的上游区间入流预报值。
B
3.2 将上库防洪库容置换至下库 在洪水预见期 T内,当上库 A的防洪库容富余时,可将上库 A的
y
防洪库容置换至下库 B,得到下库 B的汛期运行水位上浮值 Δ Z(t)。
B
计算上库相应于汛期运行水位 Z(t)的富余防洪库容 Δ V(t):
A
A
0
{ Δ V(t) = φ A (Z ) - φ A (Z(t)) (9)
A
A
A
0
Z(t)<Z(t ≤t ≤t + T)
y
A
0
A
0
式中 Δ V(t)为水库 A的汛期运行水位 Z(t)对应的防洪库容。
A A
从一场完 整 的 洪 水 过 程 来 看 (图 4),
水库将在 洪 水 起 涨 阶 段 (峰 现 前 水 库 入 流
小于 等 于 中 小 洪 水 指 标 )采 用 预 泄 调 度;
将在正常防洪调度阶段采用原设计 防洪 调
度规则 进 行 防 洪 调 度;将 在 退 水 阶 段 (峰
现后 水 库 入 流 来 水 小 于 等 于 中 小 洪 水 指
标)进行预蓄 调 度。当 上 游 水 库 A存 在 富
余防洪库容,且洪水预见期内水库 A和 B
的入 流 预 报 值 均 小 于 等 于 中 小 洪 水 指 标
时,水库 A预蓄调度,减少下游水库 B的
入流: 图 4 水库预泄和正常防洪调度及预蓄调度
Δ V(t)
^ ^ ^
out in in in A
Q (t) =Q (t) + θ A (Q (t + T) - Q (t)) -
A A A 0 y A
T y
( 10)
^
0
in
Q (t) ≤Q(t ≤t ≤t + T)
0
y
0
A
A
^
0
in
Q (t) ≤Q(t ≤t ≤t + T)
B B 0 0 y
^
in
0
0
式中:Q (t + T)为水库 A入流的 t + T时刻预报值;Q 和 Q 分别为水库 A和水库 B入流的中小洪水
A 0 y 0 y A B
Δ V(t)
^ ^ [20] A
in
in
指标。式中 θ A (Q (t + T) - Q (t))反映了预见期 T的流量预报精度 θ A 对出库流量的影响 ;
y
A
y
A
0
T
y
— 5 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