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2024年第55卷第6期
P. 92

竖杆节点 y、y 均与横梁铰接,弯矩为零。根据阻尼耗能撑杆压缩位移求解竖杆各节点位移,此
                            j   j + 1
              时竖杆的边界条件为:
                                    p            p           p               p
                                      i,j
                                                                             c
                                                 c
                                                                i,j + 1
                                  ω c (y ) = Δ i,j ,M (y ) =0 ;ω c (y ) = Δ i,j + 1 ,M (y ) =0
                                                    i,j
                                                                                i,j + 1
                  (2)中间段横梁边界条件。将相邻两中柱间横梁设为一个计算单元,计算模型见图 19。
                  中间段横梁任意节点 x、x 均与中柱刚接,转角为零。根据阻尼耗能撑杆压缩位移求解中间段横
                                       i  i + 1
              梁节点处位移,此时中间段任意计算单元横梁边界条件为:
                                    b            b           b               b
                                   ω c (x ) = Δ i,j ,φ c (x ) =0 ;ω c (x ) = Δ i + 1,j ,φ c (x ) =0
                                                                                i + 1,j
                                       i,j
                                                    i,j
                                                                i + 1,j
                  (3)中柱边界条件。由图 20可知,底层阻
              尼耗能撑杆将中柱分割为两个计算单元。
                  中柱节 点 y 为 铰 接,位 移 为 零, 弯 矩 为
                             1
              零;节点 y为刚接,通过阻尼耗能撑杆位移求
                        j
                                                                            图 20 中柱计算单元
              解中柱位移与转角;节点 y 与阻尼耗能撑杆连
                                       n
              接,位移为阻尼耗能撑杆位移,弯矩为零。中柱边界条件为:
                                     m            m           m             m
                                                     i,1
                                    ω c (y ) =0,M (y ) =0;ω c  (y ) = Δ i,j ,φ c (y ) = θ i,j
                                                                 i,j
                                        i,1
                                                                               i,j
                                                  c
                                    m             m            m              m
                                                                                 i,n
                                       i,j
                                   ω c (y ) = Δ i,j ,φ c (y ) = θ i,j ;ω c (y ) = Δ i,n ,M (y ) =0
                                                     i,j
                                                                  i,n
                                                                              c
                  将上述四个边界条件代入式(22)—(23),解出待定系数,之后代入下式得出弯矩与剪力。
                                      2 - β c x                   2 β c x       2 β c x
                              M =- 2 β c e [Dcos( β c x) - Csin( β c x) - Be cos( β c x) + Ae sin( β c x))  (24)
                                c
                                        3 - β c x
                                    c
                                  Q = 2 β c e [Ccos( β c x) + Dcos( β c x) - Csin( β c x) + Dsin( β c x) -
                                   2 β c x       2 β c x       2 β c x      2 β c x
                                 Ae cos( β c x) + Be cos( β c x) - Ae sin( β c x) - Be sin( β c x)]    (25)
              3.3 新型阻尼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设计步骤 通过地形勘察、泥石流运动和动力特征,给出新型阻尼
              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的初始尺寸,具体设计步骤见图 21。











                                             图 21 新型阻尼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设计流程


              4 算例


              4.1 工程概况 某泥石流沟 100年一遇泥石流和沟内岩土参数分别见表 1和表 2。

                                                      表 1 泥石流参数

                                                                              4
                       3
                                                           4
                                               3
                                                                                                       3
                密度?(g?cm )  运动速度?(m?s)    流量?(m ?s)  总量× 10?m 3  固体物质总量× 10?m   3   堆积体基床反力系数?(kN?m )
                   1.30         3.3         56.4        35.7            24.4                 1000
                     8
                —  7 1  —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