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2024年第55卷第8期
P. 14

形能力受到约束,当材料应用场景变形量较大时,网格布纤维过早发生断裂,产生局部缺陷,导致
              FBC - PUA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不及聚脲涂层,这一现象已在试验和实际工程调研中得到验证。
              4.5 FBC - PUA同 FBC - PU对比 对比 FBC - PUA模型和 FBC - PU模型计算结果,考察相同的网格布
              纤维对不同聚合物基体材料的加强效果,FBC - PUA模型(模型 3)采用聚脲材料作为基体材料,FBC -
              PU模型(模型 5)采用聚氨酯作为基体材料,图 15为 2个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情况。图 15(a)显示了
              相较于聚脲和聚氨酯材料,FBC - PUA和 FBC - PU复合材料的强度变化量,为归一化对比指标,选定
              以抗拉强度的变化百分比作为对比指标,对于 FBC - PU模型,强度增幅为 14%,对于 FBC - PUA模型,
              强度降幅为 4.7%。显然,采用聚氨酯类低强度材料时,加入网格布纤维可以起到一定的加强效果,
              而在强度相对较高的聚脲涂层中设置网格布纤维,反而会降低涂层的强度。图 15(b)为变形性能变化
              情况对比,加入变形能力相对较差的网格布后,聚氨酯和聚脲材料的破坏伸长率均大幅下降,降幅分
              别为 84.4%、76.7%。






















                                                     图 15 数值分析结果


              5 工程应用的仿真分析及建议

              5.1 实际工程数值模型 基于上节材料计算结果,建立 FBC - PUA应用于实际工程时的数值模型,模

              型考虑涂层同混凝土基面的粘接,并考察基面开裂时涂层的剥离破坏、撕裂破坏发生情况。此处采用
              二维精细化建模方法建立 10个模型,模型几何尺寸示意图如图 16所示,整体模型长度 500mm,涂层
              厚度为 4mm,根据图 1所示网格布纤维密度,设置二维模型厚度为经向纤维间距,即 0.893mm,各
              模型详细信息如表 3所示。模型所用聚脲材料与上节相同,模型 5、6中所用聚氨酯材料为文献[26]
              中高密度聚氨酯材料,其强度为 4.2MPa,模型 7、8中所用聚氨酯材料为文献[26]中低密度聚氨酯材
              料,其强度为 3.0MPa。模型 1—4用于对比分析当伸长率要求较高时,设置网格布对防渗涂层的影
              响;模型 3—6用于对比考察当基体材料高于或低于网格布时,设置网格布对防渗涂层的影响;模型
              5—8用于对比研究当基体材料强度高于或低于界面粘接强度时,设置网格布对防渗涂层的影响;模型
















                                                       图 16 模型示意
                —  8 9  —
                     2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