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2024年第55卷第8期
P. 10

采用线弹性本构模型模拟聚酯纤维,弹性模量可基于试验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此处取
              值为 45.5MPa,泊松比为 0.15,破坏应变为 0.405。建立方格网眼(如图 1所示)网格布数值模型以验
              证材料本构模型的可靠性,模型几何尺寸如图 6(a)所示,整体模型长度 × 宽度为 200mm × 50mm。为
              减少计算量,采用半模型建模,剖面施加对称约束,模型底端固定,顶端加载方式为位移加载,以匀
              速施加轴向拉伸位移直至模型发生断裂破坏。
                  数值模型如 图 6(b)所 示,采 用 二 维 杆 单 元 (T2D2)模 拟 网 格 布 纤 维,整 体 模 型 共 计 结 点 数 为
              6060,单元数为 8840。计算 可 得 模 型 的 荷 载 - 伸 长 率 曲 线 如 图 7所 示, 计 算 所 得 材 料 破 坏 荷 载 为
              320.23N,同试验所得破坏荷载均值相差 1.3%;计算所得纤维材料的破坏伸长率为 51.20%,同试验
              结果仅差 3.7%。因此可知,基于试验数据拟合所得的材料参数,可以较好模拟材料的真实拉伸变形
              行为,后续可采用该方法确定材料参数并进行建模分析。





















                                图 6 模型示意                           图 7 数值计算结果同试验结果对比

              3.3 FBC - PUA模型 为考察 FBC - PUA的破坏模式,研究其受力变形行为同聚脲模型、网格布 - 聚
              氨酯(FBC - PU)模型的差别,分析网格布设置位置对受力变形行为的影响,基于 ABAQUS软件进行精
              细化建模分析,所用网格布几何构型如图 1所示。分别建立 5个模型,模型几何尺寸如图 8所示,整
              体模型长度× 宽度× 厚度为 80mm × 20mm × 3mm,各个模型的详细信息如表 2所示。
                                                       表 2 数值建模

                  模型           基体材料             网格布位置                             目的
                  模型 1         聚脲材料                无                考察不设网格布纤维时,聚脲的受力变形行为
                  模型 2        聚氨酯材料                无               考察不设网格布纤维时,聚氨酯的受力变形行为
                  模型 3         聚脲材料              中截面                 考察网格布纤维对聚脲的受力变形行为影响

                  模型 4         聚脲材料               顶面                 对比模型 3,考察网格布位置对结构的影响
                  模型 5        聚氨酯材料              中截面                考察网格布纤维对聚氨酯的受力变形行为影响

                  各个模型所用聚脲及网格布材料本构模型如上节所述,模型 5所用聚氨酯材料拟合自文献[26]试
              验结果,采用 Yeoh超弹性本构模型               [27] 模拟,本构模型参数 c = 0 .7916,c =- 0 .7167,c = 0 .4178。
                                                                                               30
                                                                      10
                                                                                  20
                  以模型 3为例,数值模型如图 8(d)所示,为减少计算量,采用半模型建模,剖面施加对称约束,
              模型底端固定,顶端加载方式为位移加载,以匀速施加轴向拉伸位移直至模型发生断裂破坏。采用四
              面体三维实体单元(C3D10M)模拟聚脲材料及网格布纤维,聚脲材料同网格布纤维之间接触界面设置
              共结点约束。整体模型共计结点数为 123141,单元数为 87731。该模型同时考虑材料非线性、几何非
                                                                                                       - 5
              线性和材料破坏演化过程,为保证计算过程的收敛性,采用显示求解器求解,且计算步长不高于 10 s,
              需模拟聚合物基体材料和网格布纤维的破坏行为,以考察二者的耦合作用和传力机理。此处采用用户

                —  8 8  —
                     8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