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2024年第55卷第8期
P. 67
3.3 检测方法分析及验证 以 4cm表面裂缝深度缺陷为例,分别采用频率透射比和多道信号相移法
识别均匀介质和混凝土细观模型的截止频率,研究两种方法的检测机理和识别效果。
3.3.1 频率透射比法 提取两种模型裂缝前后接收阵元的时域信号,其中 1—10道为裂缝前信号,
11—20道为裂缝后信号,如图 3所示。相较于均匀介质,混凝土细观结构会产生低频散射信号。
图 3 时程曲线
频率透射比法计算截止频率的步骤为:首先采用 2.2.1节中的公式计算频率透射比,为了降低细
观结构对信号的干扰,取所有信号的平均值。频率透射比计算曲线如图 4所示,两种模型频率透射比
曲线基本相似,均表现出从 15~20kHz突然下降的趋势,但均匀介质频率透射比曲线下降速度更快,
细观模型频率透射比系数的高频部分较大。当取频率透射比为 0.5对应的横坐标作为截止频率时,均
匀介质模型的截止频率为 16.09kHz,细观模型的截止频率为 16.76kHz,差异较大。
图 4 两种模型频率透射比曲线
无缺陷条件下均匀介质和细观模型的频散曲线如
图 5所示。混凝土细观结构不 会产生 明显 频散现 象,
但由于骨料作用会导致相速度略大于均匀介质,两者
最大相差 100m?s,均匀介质 模型 相速 度平 均值趋近
2060m?s,细观模型趋近 2125m?s。细观模型裂缝深
度的计算结果为 4.23cm,误差为 5.7%;均匀介质模
型裂缝深度的计算结果为 4.27cm,误差为 6.7%。
按照上述方法,分别计算两种模型在表面裂缝深
度为 3~7cm条件下的平均频率透射比曲线如图 6所
示。随着表面裂缝深度的增加,两种模型的截止频率
均逐渐下降,这与 R波透射波长随裂缝深度增加而增 图 5 无缺陷条件下两种模型频散曲线
— 9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