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2024年第55卷第11期
P. 97
图 10 转轮叶片等效应力及变形量时域变化
与二者是三次函数关系。变形量与力矩和流量在负荷主导区亦呈现线性关系,而在回流主导区是二次
函数关系。上述高次函数关系主要是因为在转轮 Z、Z与回流主导区,旋涡现象相对严重(图 9(c)),
2
3
旋涡结构与强度多变对应等效应力有较大的波动。
表 1 式(1)—(4)中的 C值
变量 取值范围 变量 取值范围 变量 取值范围 变量 取值范围 变量 取值范围 变量 取值范围
- 5
- 10 ~ - 0.0009 - 0.0001~ - 0.0006 - 140~200 - 10~100 0.2~4 0~3
C 1 C 5 C 9 C 13 C 17 C 21
- 11
- 7
- 10 ~10 - 8 - 10 ~10 - 8 - 30~150 - 150~0 0.8~4.2 0~4.5
C 2 C 6 C 10 C 14 C 18 C 22
- 9
- 10 ~10 - 6 - 0.002~ - 0.01 - 60~2 0.5~2 0~2
C 3 C 7 C 11 C 15 C 19
- 0.01~0.0004 - 1.3~ - 0.3 - 2.5~0 - 1~6
C 4 C 8 C 12 C 16 0.1~4.1 C 20
4 结论
本文针对发电转空载工况水轮机转轮流场与结构场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与流固耦合方法,
揭示了三维流线、涡旋演变、时频域压力、湍动能分布、等效应力与变形量等随负荷改变的变化规
律。主要结论如下:
( 1) β≈16°(0.7Q )时转轮叶间流道出现流动分离现象,β≈8°(0.4Q )时马蹄涡基本堵塞流道,
BEP BEP
后者转轮内涡体积约为前者的 46.87倍。高湍动能区跟随旋涡逐渐从转轮进口迁移至出口,0.1Q 时
BEP
无叶区高速水环阻挡水流进入转轮。导叶与叶片通过频率,及其二者的二倍频是主频。
(2)长短叶片工作面与背面的等效应力、变形量分布一致,等效应力在靠近主轴约束处、上冠下
环连接处的值相对 0.5span中间流道小,而变形量平行轴方向自上冠向下环递减,最大变形量位于叶
片进水边下环处(始末相差 1.15倍,t = 8s 时 d = 3.2μ m),以及长叶片出水边中间位置(始末相差
max
21.5倍,t = 8s 时 d = 4.3μ m)。
max
( 3)等效应力、变形量在转轮流道的约前三分之一区、负荷主导区因流态相对良好与力矩、流量
呈现线性关系,而在后三分之二区与回流主导区因旋涡演变现象,二者与力矩、流量分别是三次和二
次函数关系。下一步工作是在其它水力机械验证上述关联性。
参 考 文 献:
[ 1] ZHANGJT,CHENGCT,SHENY,etal.Preliminaryfeasibilityanalysisforremakingthefunctionofcascade
hydropowerstationstoenhancehydropowerflexibility:AcasestudyinChina[J].Energy,2022,260:125163.
3
— 1 6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