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2024年第55卷第12期
P. 86
2.2 目标函数 为充分发挥水电灵活性,建立整个调度期水电灵活性最大目标如下:
T
max
min
max ∑ (B - B ) (4)
t
t
t =1
式中 T为调度总时段数,本文 T取 24。
基于对灵活性需求不确定性及系统各电源协调运行的考虑,电力系统各时段对水电灵活性的要求
max
珘
min
max
min
B
可能不同。引入上调、下调灵活性基础值为 珘 、 珘 ,满足 珘 =- α B ,分别建立基础值与各个时段
B
B
B
B max max max max max B min min min min min max min
1
灵活性的关系为 珘 = β 1 B = … = β T T 与 珘 = β 1 B = … = β T B ,其中 α≥0、β t ≥0及 β t
T
1
≥0由系统根据灵活性需求预测情况确定。目标函数(4)可以进一步表示为:
T 1 1
珘
max ∑ ( max + α min ) B max (5)
t =1 β t β t
max min
式中 α 、β t 及 β t 为预设参数。因此,目标函数可等价转化为:
max 珘 (6)
max
B
2.3 能源基地计划阶段运行约束 调度计划编制工作中一般将预测值视为实际值,该阶段能源基地需
执行电网下发发电任务,能源基地水库运行需满足常规保障运行约束。
1)能源基地水风光出力过程约束
H
s
w
∑ P + P + P = D t (7)
h,t
t
t
h =1
s
w
式中:P 为能源基地风电在 t时段的预测出力,MW;P 为能源基地光伏在 t时段的预测出力,MW;
t t
D 为电网下发的 t时段能源基地水风光发电计划,MW。
t
2)水电水量平衡约束
S
P
I
V = V + (Q + Q P + Q S - Q - Q ) Δ t (8)
h,t h,t - 1 h,t h - 1 ,t - d h h - 1 ,t - d h h,t h,t
P
I
S
3
式中:V 为电站 h在 t时段末的库容,m ;Q 、Q 与 Q 分别为电站 h在 t时段的区间流量、发电
h,t
h,t
h,t
h,t
3
流量和弃水流量,m ?s;Δ t为调度计算时段的步长,本文取 1h;d 为上游电站到电站 h的水流滞时,
h
3
h。为保证水能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本文限制弃水为 0m ?s。
2)水电运行边界约束
P
min
Q ≤Q ≤Q max (9)
h,t
h
h
min
P ≤P ≤P max (10)
h
h,t
h
min
V ≤V ≤V max (11)
h
h
h,t
max
3
max
min
式中:Q 、Q min 分别为电站 h在 t时段的发电流量上下限,m ?s;V 、V 分别为电站 h在 t时段的
h h h h
3
库容上下限,m 。式(9)—(11)分别为电站 h在 t时段的发电流量、出力与库容边界约束。
3)水电始末库容约束。给定梯级电站调度期始末控制库容如下:
V = V Beg (12)
h,0
h
V = V End (13)
h
h,T
Beg
3
式中:V 、V 分别为调度期初与调度期末电站 h的库容,万m ;V ,V End 分别为电站 h给定的调
h
h
h,0
h,T
3
度期初库容控制值与调度期末库容控制值,万m 。
4)水电发电函数。在短期调度中,水电站时段内的水位波动和发电状态变化较为有限,因此耗水
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本文根据研究对象实际运行情况,采用固定耗水率方式计算出力。水电发电函
数表示如下:
w h,t
P
Q = P (14)
h,t h,t
3.6
3
式中 w 为电站 h在 t时段的耗水率,m ?(kW·h)。
h,t
5)水电水位与库容关系函数
Z = f(V ) (15)
h,t h,t h,t
9
— 1 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