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期
P. 115
水 利 学 报
2021 年 1 月 SHUILI XUEBAO 第 52 卷 第 1 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21)01-0111-09
三峡出库流量日调节模式驱动的重力波问题
纪道斌 ,周哲轩 ,杨忠勇 ,龙良红 ,王耀耀 1
1
1,2
1
1,2
(1. 三峡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2. 三峡大学 三峡水库生态系统湖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北 宜昌 443002)
摘要:受三峡电站昼夜发电负荷不均的影响,三峡出库流量呈显著的日调节模式,驱动坝前水位以重力波形式在
库区传播,对水库水动力特征产生着影响,但针对该重力波的生成和传播机理仍待研究。文中基于 2018 年 1—10
月三峡水库的出入库流量和库区多个站点上的水位等实测资料,分析了日调节模式下三峡水库坝前重力波的生成
机理及其在库区 430 km 范围内的传播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坝前日调节重力波生成时,其振幅与昼夜下
泄水量差成正比,与库区背景水位成反比,文中给出了相应的坝前水位振幅估算公式;(2)在河道底摩擦、断面
形状沿程变化、干支流入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日调节重力波在坝前 430 km 范围内,其振幅呈现先减小后增
大的趋势,其滞后相位沿程逐渐增加,且振幅和相位沿程变化特征受库区背景水位影响显著。
关键词:三峡水库;流量调节;重力波;沿程传播
中图分类号:TV13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00407
1 研究背景
为满足调节洪水、蓄能发电、开发航运等需要,世界各大流域大都建有梯级水库 [1-2] 。梯级水库
中,电站昼夜发电负荷不均会导致出库流量过程不稳定,进而驱动坝前水位的周期性波动,并以重
[3]
力波形式沿河道传播 。库区重力波的形成和传播会对干支流水体产生扰动作用,使得原本被大坝拦
[4]
住而动力显著降低的水体湍动作用增强 ,混合层深度增大,水体滞留时间缩短,垂向分层状态减
弱,使水体中的营养盐得到稀释和降解,从而影响干支流的藻类水华生长 [5-7] 。因此,有必要针对大
坝出库流量周期性调节驱动的重力波特征开展研究。
针对三峡大坝流量日调节驱动的水位波动,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其对下游河道的影响上,例
如两坝间(三峡大坝与葛洲坝)的水位和流量波动特征,及其对航运安全和发电效率等造成的影响 [8-9] ,
[3]
而对上游三峡库区的影响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Long 等 对坝前水位进行滤波分析表明,三峡大坝
的日调节流量过程所驱动的水位波动振幅在 0.1 m 左右,而该水位波动传至库区支流香溪河(距离大
坝 34 km)时,能够以正压波的形式驱动整个支流水体做高频(2 h)往返运动,其流速大小甚至强过此
前人们一直重点关注的重力环流 [10-12] 。这种支流水体的高频波动可增加水体的垂向交换过程,从而在
一定程度上控制支流的富营养化特征甚至是水华生消模式,从而改善水质 [13-14] 。另外,库区重力波沿
河道及支流传播过程中,会周期性地改变河床沉积物-水界面的剪切应力,从而加速沉积物的垂向输
移和水库温室气体的释放 [15-16] 。
以上分析可知,相关已有成果大都集中在水位波动对水环境的影响上,而且主要关注点在水体
收稿日期:2020-06-08;网络首发时间:2020-10-26
网络首发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01023.1040.001.html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647207,52079069,51779128,51879099);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项目
作者简介:纪道斌(1981-),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水利学研究。E-mail:dbji01101@163.com
通讯作者:杨忠勇(1984-),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梯级水库水动力与水环境过程研究。E-mail:ayong0710@163.com
—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