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1期
P. 85
力。始终坚守空间均衡的重大原则,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
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提高国家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 [13] 。牢牢把握系统治理的思想
方法,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核
心,建立健全涉水空间管控制度,维护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水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不断
提高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分清政府该干什么,哪些事情可以依靠
市场机制,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治理体制机制 [14] 。
2.3 保障策略 基于水资源安全内涵特征,考虑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新任务,针对存在的突出问
题,需要构建空间均衡发展体系、高效协同供水保障体系、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便捷水基本公
共服务体系、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体系、现代智慧化水治理体系来系统解决。在战略方向上,重点应
突出以下内容。一是空间均衡。以深化水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供给侧,既要保障经济社
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同时又给自然生态留下足够的水。在需求侧,通过合理配置和调配水资源,实
现充分节水前提下的科学调水,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的刚性合理需求。按照空间均衡要求科学谋
划全国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高水平水资源供需平衡 [15-17] 。二是行为文明。要形成高度自觉集约节约
生活生产用水方式,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把节水摆在优先位
置,建立健全水量分配、监督、考核的节水制度政策,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三
是设施完备。建设高标准、成体系、自适应的水利基础设施,以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
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为引领,全面增强我国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
保障能力、战略储备能力。四是服务现代。提供高保证、均衡化、舒适性的供水基本公共服务,推
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管控有力。形成智能现
代、覆盖全面的水资源监测体系,支撑水资源管理与调配、水生态过程调节的精准化决策。五是风
险可控。提高水源储备与应急能力,全面降低供水安全风险。新发展阶段中国水资源安全保障总体
思路如图 1 所示。
底线:提升应急储备能力
图 1 新发展阶段中国水资源安全保障总体思路
— 1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