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1期
P. 87

合水资源安全保障战略对策,在水资源综合规划、国家水网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承载能
               力评价等工作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不同类型流域区域水资源安全保障对策。
               4.1  水资源开发过度区           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的流域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海河区、黄河区、

               辽河区和西北诸河区,包括饮马河、西辽河、大凌河、海河北系各河流、海河南系各河流、汾河、
               沁河、大汶河、小清河、石羊河、黑河、玛纳斯河、乌鲁木齐河、塔里木河各支流等流域。其中,
               黄淮海平原、山东半岛等区域涉及的流域,如潮白河、永定河、滹沱河、漳卫河、汾河、小清河,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 90%,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长
               期处于不匹配不协调的状态,面临着不断出现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功能衰退等问题。这类区域是
               跨流域调水的主要受水区,同时需要进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和水资源配置的战略调整,逐步实现水
               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互相适应,互相促进和均衡发展。经济欠发达的河西走廊、
               新疆等地区涉及的河西诸河、塔里木河等重点流域,降水量稀少,水资源形成条件恶劣,生态环境
               脆弱,易遭受天然和人为破坏,且自我修复能力差                         [18] 。水资源禀赋条件差是造成这些流域区域一系
               列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加强水源涵养保护,调整水资
               源开发利用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切实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
               未来发展实现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水制宜。
               4.2  水资源开发适度区           全国水资源开发适度的流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中下游、珠江流域、东南
               诸河、淮河上游及松花江、辽河、黄河部分支流。其中,长江流域中下游、珠江流域、东南诸河区
               分布有长三角、长江中游、粤赣浙闽、珠三角、北部湾等城市群,总体上相对较优越的水资源条
               件,完备的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和相对高效集约的用水模式,合理的需求增长,有效地促进了这些
               流域区域水资源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均衡发展,但由于人口稠密、城镇化率高,水资源承载压力大,
               部分区域仍存在水环境恶化、供水安全风险隐患较大等问题。松辽流域、黄河上中游、西北诸河区
               的重点流域中,水资源开发程度适中的流域范围相对较小,未来一方面可通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和跨流域跨区域的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退减不合理用水,降低本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另一方
               面也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安排,结合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优化水资源布局方向,适度提高有开
               发潜力河流的水资源开发程度,保障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黄河上中游、新疆等地的粮食安全和
               能源安全,协同推动水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分区分类统筹实现不同流域的良性
               水循环和水资源规模适度开发。
               4.3  水资源开发有潜力区            全国水资源开发潜力较大的流域主要分布在东北的黑龙江、图们江、鸭
               绿江流域;长江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两湖水系;珠江的西江、北江主要支流;东南诸河区
               的闽江、钱塘江流域;西南的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及西北的额尔齐斯河、伊犁河等。
               总体而言,这些流域的水资源丰沛,且开发利用程度大多低于 10%,受种种因素约束,经济发展水
               平不高,水资源开发潜力大,可作为水资源的战略储备基地,向水资源紧缺的地区提供水源。东北
               地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区,周边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等跨界河流水资源丰富,尤其是
               黑龙江开发潜力巨大,需要统筹配置当地水资源与外调水,促进生产力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
               调,支撑保障东北振兴和区域高质量发展。长江自西向东横贯中国,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
               游与最缺水的黄淮海平原及胶东地区相邻,具有跨流域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的技术经济优势,目前已
               承担着向黄淮海流域调水的任务,是国家水安全保障的龙头水源。东南诸河以本地河流水系自我平
               衡和区内跨水系水资源调配为主,通过增加对独流入海河流的调控能力,尤其是加强对闽江、钱塘
               江等主要河流的合理开发,将进一步增强浙江、福建的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珠江流域重点推动
               西、北、东江联合调度,构建多水源联合调度系统,以丰补枯、以江补库,加快推进东江、北江流
               域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海南岛等重要战略区域的水资源安全保
               障水平。西南诸河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需要从国家战略角度研究制定区域的水资源保护与开发
               方案,在加速布局水电发展的同时,增强水源调控能力,为水资源紧缺的流域或区域提供水源或作
               为国家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西北诸河区的塔里木河上游和额尔齐斯河、伊犁河等流域尚具有一定

                                                                                              — 1345  —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