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1期
P. 84
实现水资源供给与需求在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一是高质量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中确立了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
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
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此外,还需要以安全为底线要求,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发展
和安全。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
控的根本要求。新阶段水利工作的主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水资源安全保障战略的制定要把提升发
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位置。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
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
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
向,着力解决好水资源安全保障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资源开发利用上,要把节约适度放在首
位;在生态环境建设上,要以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发展路径选择上,要积极探索实现绿水
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三是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国家安全是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
态的能力。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了包括政治安
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等 11 项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体系。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生态和环境要
素,是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同时事关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领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中的重要保障任务之一 [11] 。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下,制定更加综合、系统、全局的水资源安
全保障策略。
综合来看,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水资源安全保障已从低水平保障迈向高水平保障,追求舒
适、便捷、高效、绿色、稳定、可靠的水资源安全,已经成为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统一的水资源保
障目标。为实现新发展阶段水资源安全保障目标,对水资源的空间布局、配置格局、管控标准、风
险防范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都需要分析和回答。
2 水资源安全保障总体思路
2.1 水资源安全内涵特征 目前对水资源安全的概念和核心要义尚没有权威准确的定义 [12] 。笔者认
为水资源安全是指水资源循环良性、永续,城乡用水得到高标准保障,水环境优美宜居,水生态系
统健康,水事矛盾能够有效化解,重大水资源安全风险挑战可有效应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可持
续发展的水资源保障能力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从水资源安全概念内涵分析,其基本特
征应包含以下几个维度:一是保障资源安全。核心是维持资源的永续优质保障,确保水资源较充
足、有冗余、有储备。二是保障供水安全。水源供给达到稳定、可靠、及时、清洁、足量、安全的
高标准、高保障率,同时供水体系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应对非常态情况。三是保障水生态环境安
全。表现为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幸福等方面不受水生态破坏与水环境污染等影响,实现人水和谐。
四是水事矛盾规避。表现为涉水事务矛盾能够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明确水事行为规范,化解水事
纠纷,缓解水事矛盾。五是妥善应对风险。应对水资源极端事件和情况时,能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
突发和不利水资源风险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冲击。
2.2 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三新一高”(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战略要
求,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提高防范、应对和化解水资源安全风险能力为前提,按照到 2035 年基
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升国家水资源
安全保障能力。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指导,严格落实节水优
先的根本方针,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着力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
— 1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