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2022年第53卷第12期
P. 45
不在 宋 礼 之 下, 提 出 应 “即 时 起 用, 以 展 其 特 达 之
才。” [20]12 - 13 由于许多官员一再保举,更由于河患日频,治
河无得力之人,于是,万历十六年( 1588年)五月十一日,
朝廷第四次任命潘季驯总理河道。
潘季驯受命总理河道后,五月二十日即动身赴任,昼夜
兼程,六月初一抵淮安,次日便到任理事,沿河勘视河工,
并定夺前河官常居敬等提出的工程计划的修改、增减。他将
高邮、宝应、柳浦湾、清江浦及徐邳一带湖河堤防、各处闸
坝,逐一查阅,岁修工程逐段分处,俱有次第(图 4)。六月
二十七日赴总河衙门驻扎地济宁,又将沛县漕河,山东曹
县、单县等处河工一一查理。要求茶城黄运交接处严格运
闸启闭,以 免 运 口 淤 堵。他 说 “闸 禁 不 严,与 无 闸 同”。
又要求河南大小管河官员及府州县掌印官按照他巡视提出的
有关指标 “并 四 防二守 之法,计程 分派,务保无虞” [21]9 。
他在全面勘视河情水势和工程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整治山
东、河南、黄河 沿 岸 工 程 的 全 面 计 划,并 “分 派 司 道 各
官,以便责成,以图早竣” [22]10 。潘季驯将工程分段职责详
细划 分,责 任 落 实 到 人,以 便 考 核 督 察,确 保 工 程 早 日 图 4 明代湖漕段(淮安至邵伯)示意
完工。
潘季驯第四次总理河漕,经过不停息地东奔西走,普遍查勘,对徐州至淮安清口之间各项治黄治
运工程全面了解,心中已全盘有数。他曾在给当时的内阁首辅申时行的信中说:“奔走弥月,南北二
千里河堤闸坝,种种在目,兴废举坠,俱有条理,或亦可借此报知遇之恩矣。” 他得出的基本结论,就
是加强堤防的修守。于是,在万历十六年( 1588年)八月二十二日,他上 《申明修守事宜疏》,针对河防
问题,总结以往经验,提出了加强黄河堤防修守的一系列措施。他说:“治河之法,别无奇谋秘计,全在
束水归漕”;而 “束水之法,亦无奇谋秘计,惟在坚筑堤防” [19]23 。
万历十七年(1589年)四月二十九日,山东、江苏(包括今安徽一部分)境内的黄、淮、运各项工
程通报完工。五月二十四日,潘季驯给朝廷上 《河工告成疏》,逐一分析了从临清至仪征各段河道的
特点及主要问题,阐述了各项工程的作用,并详细开列了所完工的各项工程项目、工程量。
万历十八年( 1590年)正月十五日,潘季驯又拨棹而南,巡视邳睢河工。这年正好潘季驯年届七
十。按当时规矩可以退休,可是朝廷不准。
万历十八年后,潘季驯一直抱病巡河,以舟代步。他感到自己病入膏肓,难以久延人世,再次、
三次连上乞休疏,朝廷仍降旨不准。只准他一面在任调理身体,一面还要 “用心经理督察” 河工事
宜。潘季驯重病缠身,仍然继续处理河工事务,同时抵紧总结四次治河经验。这一年,他的代表作
《河防一览》 辑成。这是潘季驯治理黄河思想与实践体系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古代河工重要专著。
万历十九年( 1591年)九月,泗州大水。十月二十一日,潘季驯以 71岁高龄,且是病危之躯,再
次亲赴泗州,勘察水情河工,赈济灾民。
万历二十年正月,工科都给事中杨其休上疏,称潘季驯 “勋茂劳久,呕血骨立,被言请告,当允
其归” [17]489 。遂免去潘季驯总河之职,放归故里。这时他已是 72岁,离任前,四月,潘季驯给朝廷上
《条陈熟试河情疏》。这是他一生治河最后的总结,他在 “疏” 中说:他四任总河,“壮于斯,老于
斯,朝于斯,暮于斯。或采之舆情,或得之目击,或稽之已往,或验之将来。水有性,拂之不可;河
有防,弛之不可;地有定形,强之不可;治有正理,凿之不可。” 他逐一批判了当时的一些流行观点,
重点阐述了他治理黄河的基本思想,特别强调要从地形、地势、河势的实际出发,从水流的自然规律
出发,最后落实到堤防的修守 [23]13 - 22 。
万历二十年四月,潘季驯回到故乡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区)。第二年即得风瘫,
4
— 1 3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