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2022年第53卷第12期
P. 88

型系数,响应面函数如下
                                                           n      n
                                                                       2
                                                          ∑
                                                  g(x) =a +  bx +   cx                                 (18)
                                                              i i∑
                                                                     i i
                                                          i =1    i =1
                                                                                        T
              式中:x = [x,x,…,x]为不确定性参数;a为常数项;b = [b,b,…,b] 和 c = [c,c,…,
                         1   2       n                                    1   2       n          1   2
                 T
              c] 分别为响应面函数的一次项和二次项系数矩阵;n为参数的个数。
               n
                                                   2
                                 2
                  并以决定系数 R 与修正决定系数 R 作为评价指标                      [37] 检验响应面的精度,二者计算公式如下
                                                   adj
                                                          p
                                                         ∑  ( ^y- 珋  2
                                                                y)
                                                              n
                                                                 n
                                                      2
                                                    R =  n =1                                          (19)
                                                          p
                                                         ∑  (y- 珋  2
                                                                y)
                                                              n
                                                                 n
                                                         n =1
                                                                  p - 1
                                                              2
                                                    2
                                                   R = 1 - (1 - R)                                     (20)
                                                    adj
                                                                p - m - 1
              式中:n = 1,2,…,p为样本点序号;p为样本点数目;m为模型自由度;y为实际响应值; ^y为预
                                                                                     n                n
              测响应值; 珋 为实际响应值均值。
                         y
                          n
                  通过响应面法建立重力坝单元可靠性分析的功能函数后,运用前文提出的概率- 模糊- 区间混合模型
              解耦方法,可将其转化为仅含随机变量的常规概率可靠性问题。对概率可靠性问题而言,可靠指标计算
              体系成熟且计算方法众多,本文为衔接后续重力坝体系可靠度,选用 JC法作为可靠指标的计算方法。
              4 重力坝体系可靠度计算方法
                  重力坝为坝体与坝基组成的复杂三维超静定结构系统,为综合评估重力坝体系服役可靠性,需要
              在明确其局部损伤的基础上,寻找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并计算其体系可靠度。重力坝的主要失效模
              式  [38] 包括以下两种:(1)坝体强度不足导致坝踵处坝体单元失效后在坝体内发展直至稳定,或坝基强
              度不足导致坝踵处坝基单元失效后在坝基内发展直至稳定;(2)失效发生在坝体与坝基的交界面,即
              沿建基面滑动失稳。为此,本文采用改进分枝限界法搜索重力坝主要失效模式,并以逐步等效线性
              Johnson求交法计算失效模式可靠指标,最后运用 Ditlevsen窄界限法计算重力坝体系可靠度,以此综
              合评估重力坝系统服役安全。
              4.1 改进分枝限界法 失效路径是重力坝失效模式的显式载体,为合理评价重力坝的可靠性,需以坝
              体- 坝基系统为研究对象,耦合数值模拟识别重力坝的失效路径。与系统失效概率相比,多数失效路
              径形成的失效模式失效概率很小,对系统失效概率的贡献不大,可予以忽略,而只需要考虑那些主要
              失效模式。为了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不遗漏主要失效模式,本文基于分枝限界法原理                                       [39] ,提出了适用于
              重力坝主要失效模式搜索的改进分枝限界法,其搜索过程如图 2所示。改进分枝限界法的主要思想如下:
                  ( 1)设置初始失效单元条件:①根据失效单元可靠指标确定主要失效模式的初始失效单元。可以
                                                                                          ,那么此失效路径
              定义初始失效单元的可靠指标阈值 β 0               ,如果失效路径的首个单元的可靠指标小于 β 0
              形成的失效模式通常是主要失效模式。②根据失效单元所在位置确定主要失效模式的初始失效单元。
              重力坝失效的发生通常开始于坝踵、坝址等已知的薄弱环节,开始于其他位置的失效路径通常能够快
              速收敛,所形成的失效模式对系统失效概率贡献不大,可予以忽略。
                                                                                       [40]
                  (2)设置失效路径完成条件:①设定失效路径概率稳定的可靠指标阀值 β P0                                   。当组成失效路径
                                                   时,认为此路径在概率上己经稳定,结束搜索。主要根据下
              的多个单元同时失效的可靠指标大于 β P0
                                。a)失效路径收敛较快,仅经历几个单元失效后,失效模式的可靠指标已满足规
              述三个因素确定 β P0
                                          > 时,后续单元的失效概率很小,由上述假设带来的误差很小;c)失
              范要求;b)失效路径发展到 β P β P0
                           > 时,相同初始失效单元搜索得到的若干失效模式相关性很强,首次搜索出的主要失
              效模式达到 β P β P0
              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其他失效模式。②设定失效路径完成的最大失效单元个数 N 。在搜索
                                                                                                max
              过程中,一些失效路径发展深度是受限制的,此时可根据有限元尺寸确定失效路径允许的最大失效单

                     8
                —  1 4 0 —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