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2024年第55卷第6期
P. 24

图 4 三峡水库坝址年最大 Q m 、W 7d 与 W 30d 系列的非一致性时变矩模型拟合优度

              布的广义可加模型参数,分别采用极大似然法和时变 P - Ⅲ型适线法,估算三峡水库坝址设计洪水,
              结果见表 4。可以看出:①极大似然法的 C和 C值相比一致性复核结果和时变 P - Ⅲ型适线法均偏小,
                                                     v    s
              频率曲线更平缓、没有重点考虑历史洪水的拟合(图 5);而时变 P - Ⅲ型适线法得出的三峡水库坝址设

              计洪水统计参数中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为洪水峰量的均值,而 C和 C值与初设成果相比变化较小。②
                                                                        v    s
              表 4中的括号表示设计值相对复核成果的削减率,以水库系数 RI为协变量的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估
              值,较复核成果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削减,设计洪峰流量 Q 、洪量 W 削减 18%左右,设计洪量 W 、
                                                                             3d
                                                                                                         7d
                                                                   m
              W 和 W 削减 14%左右。
                15d
                      30d
                  以三峡水库坝址年最大设计洪峰流量 Q 系列为例,图 5基于海森频率格纸分别绘制一致性复核成
                                                     m
              果、非一致性假设下极大似然法和时变 P - Ⅲ型适线法所推导的 P - Ⅲ型频率曲线。需要说明的是,图 5中
              的黑色点据均为满足一致性要求的经验点据,仅为展示复核成果的拟合情况所用;而由于非一致性假设
              下 P - Ⅲ型频率曲线的参数是随水库系数 RI变化的,无法绘制理论频率曲线对应的经验点据,图 5仅展示
              三峡水库上游 29座重点梯级水库全部投运之后的时变 P - Ⅲ型频率曲线。从图 5中可以看出,非一致性时
              变 P - Ⅲ型频率曲线均位于复核成果的下方,进一步说明上游梯级水库调蓄对设计洪水具有不可忽视的削
              减作用;而极大似然法所求曲线的右尾部较平缓、未能充分考虑历史洪水的影响。上述分析表明,在上
              游梯级水库群格局已经形成的基础上,三峡水库初设阶段的设计洪水与水库特征水位值,已无法适应水

                     0
                —  6 5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