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2024年第55卷第6期
P. 56

侧的旋涡较为明显,这与水流通过开缝后发生偏移有关。从河床附近的涡量等值面来看,随着开缝高
              度越来越靠近河床,底部的涡量面积也越来越小。















                            图 19 无缝墩台涡量等值面                               图 20 开缝墩台工况 1涡量等值面
















                          图 21 开缝墩台工况 2涡量等值面                            图 22 开缝墩台工况 3涡量等值面

              3.5 紊流动能分布 紊流动能是度量紊流强度的指标,紊流动能与边界层的动量密切相关。紊流动能
              的大小对于流体运动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紊流动能较大时,流体运动就会变得不稳定,容易
              产生紊流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流体的能量损失和流动阻力的增加,从而影响流体的运动效率。流体
              的紊流动能包括两部分,一为平均运动动能,另一为脉动动能,又称为紊能。紊流运动的初始阶段直
              至消亡阶段,归根结底是紊流动能发生变化的结果,因此对紊流动能的研究十分重要。在工程设计
              中,需要尽可能减小紊流动能的大小以及范围,以提高流体的运动效率和稳定性。
                  图 23至图 26为不同墩台开缝条件下 B平面处的紊流动能分布。从紊流动能分布图可以看出,较
              多的动能集中在靠近墩台的区域,随着距离的增长,尾流区的动能也逐渐减小,开缝墩台的紊流动能
              具有较为明显的偏移与不对称。对比无缝墩台和开缝墩台两种情况,无缝墩台的动能大小分布呈现出
              一种波浪状,且呈现向两边扩散的现象,开缝后大部分的动能都集中在墩台正后方。对比不同开缝位
              置,随着开缝高度逐渐远离水面,z = 0.18m处的紊流动能也随之逐渐减小,但是由于开缝处逐渐靠近
              河床,开缝对水面附近的影响逐渐减弱,这导致紊流动能波动的范围越来越大。


















                      图 23 无缝墩台 B平面处的紊流动能分布                         图 24 工况 1开缝墩台 B平面处的紊流动能分布


                —  6 8  —
                     2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