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2024年第55卷第8期
P. 56
图 4 滨水空间评价要素构成
表 1 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维度 类型 层次 表征指标 单位 含义
常住人口密度 人?km 2 表征人口数量
人群 人口情况
需 工作日、周末及节假日客流量 万人次 表征人群活动强度
活力
求 经济情况 经济消费水平 元?人 表征经济发达程度
维 沿线规划用地功能布局 表征城市未来发展情况
度 空间功能 空间功能混合度(现状) 表征生产生活功能丰富度
建设用地资源 km 2 表征未来发展潜力和需求
城市道路网密度 km?km 2 表征交通路网情况
环境 公共交通 慢行路占比 % 表征滨水空间可达性情况
活力 公共交通设施密度 个?km 2 表征交通便利情况
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密度 个?km 2 表征生产生活舒适度
科教展馆数量 个 表征文化景观公共活动情况
供 文化景观 文化遗迹数量 个 表征历史人文留存情况
给 风景名胜景点数量 个 表征景点微中心情况
维 河道防洪排水达标情况 % 表征水域安全情况
度 河道有无水情况 % 表征水域宜人状况
水体特征
河道水质情况 % 表征水域健康状况
自然
蓝线实现率 % 表征水域实现情况
本底
绿化隔离带实现率 % 表征滨水绿带实现情况
2
滨水绿化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m ?人 表征公园绿地情况
腾退用地资源 % 表征可恢复为生态空间的条件
2.4 评价方法
2.4.1 指标赋分
(1)综合评判型的单项指标赋分规则。根据文献[3 - 6]调研,河道防洪达标与否对河道及滨水空
间 “活力” 间接罕遇性影响,体现为汛期河道发生洪涝灾害情景下河道及滨水空间设施受灾损情况,
鉴于洪涝灾害为罕遇事件,可认为 “防洪达标情况” 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有限,因此赋分为 1或 0分。
新时期河湖水环境质量已不仅仅满足达到水体功能区划要求的水质目标,Ⅲ类及更优水质已成为水环
境评价所关注的指标,因此本次研究将Ⅲ类及更优作为最高等级进行赋分。防洪达标情况、有无水及
水质情况赋分规则如表 2和表 3所示。
( 2)数值评判型的单项指标赋分规则。指标赋分用于各条河道同一指标的横向对比,其数值的绝
对值并无具体物理含义,但各条河道同一指标的大小关系则可表征不同河道的同一要素的优劣情况。
数值评判型的单项指标赋分规则见表 4。表中,P为该指标各评价河道的最小值,P 为该指标各评价
n m
河道的最大值,X = (P - P)?5,为平均差值。
m
n
— 9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