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4期
P. 70

ì  4 { é                                                   2                    2
                                                                                           )(
                                 )
                    ï ïδ = (R - R y + ξR y  R - y  2  + R y  ù 2  ξ + 1 - y R R ( ξ +  } ) 1  + ξ R ( ξ + 1 y - y  2 )
                                                             2
                                   2
                                              2
                                                                          2
                                                                                        2
                                                                                     2
                                                                                               2
                                                                                   2
                    ï ï   ë  1  2  c2   1  c2  2  c2  2  0 û       0  1  2           2        0   c2
                    ï ï δ = 2 ê -ξR y y  R - y  2  - R y y  2 ö  ξ + 1 + R R y y ( ξ +  ù ú ) 1 {[(R - R y +
                          é æ
                                                                                     )
                                                  2
                                                        2
                                                                        2
                                                                                       2
                                                                     2
                                       2
                                 2
                    ï ï  2  ë è  1  0  c2  2  c2  1  0  c2 ø   1  2  0  c2  û   1   2  c2
                    í                                                                                 (13)
                                                                                 )(
                    ï ï  ξR y   R - y  2  + R y  ù 2  ξ + 1 - y R R ( ξ +  } ) 1 - ξ R R ( ξ + 1 y - y  2 ) 2
                                                2
                                                                                    2
                                                                      2
                                                                              2
                                  2
                                                              2
                                                                           2
                                                                         2
                    ï ï    1  c2  2  c2   2  0 û       0  1  2          1  2        0   c2
                    ï ï  é æ                                               ù 2
                    ï ïδ = ê -ξR y y  2  R - y  2  - R y y  2 ö  ξ + 1 + R R y y ( ξ +  ú ) 1
                                                       2
                                                                       2
                                      2
                                                                    2
                                                 2
                    î  0  ë è  1  c2  0  2  c2  1  c2  0  ø   1  2  0  c2  û
                   当两个颗粒半径相同时( R = R ),式(12)有唯一解 y = y ,此时液桥也关于 y 轴对称。表征式
                                           1   2                   c1  c2
              (12)所 示 方 程 存 在 实 解 的 判 别 公 式 为 Δ = δ - 4δ δ 。 该 方 程 存 在 两 个 实 解( Δ>0 )、 一 个 实 解
                                                        2
                                                        2    4 0
              ( Δ = 0)或无实解( Δ<0)均需满足条件 y ≤ y ≤ R 。当存在两个实解时,仅液桥表面积较小(其表
                                                    c2   c1   1
               面能较小)的解有物理意义            [12] 。式(12)关于大颗粒-液桥接触半径 y 存在实解时液桥最窄“颈部”半径
                                                                           c1
               y 和小颗粒-液桥接触半径 y 的取值区域如图 3 所示,实质上给出了 R /R = 1、2 和 128 且 θ = 0°和
                0                        c2                                      1  2
               20°时的上、下限。
                   当 y 和 y 较小时,方程判别式 Δ 为零,且 Δ 可近似表示为:
                       c2   0
                                                                                      2
                                                                            2
                                                            3
                            0 = Δ » ξ ( y /y  ) - 4ξ 1 + ξ ( y /y  ) + ( 4 + 6ξ  2 )( y /y  ) - 4ξ 1 + ξ ( y  y  ) + ξ  2  (14)
                                          4
                                                    2
                                   2
                                      0  c2            0  c2           0  c2             0  c2
                   式(14)可在 y 和 y 处进行泰勒展开,而与颗粒半径比 R R 无关。当 ξ 给定时,求解式(14)可
                               c2    0                                 1  2
               得 y   y 的最小值,即图 3 中下边界在 y = 0 处的斜率。由图 3 可知,当 y                        R 较小时且 R R 大于
                  0  c2                             c2                             c2  2          1  2
               1 时,下边界基本不受 R R 影响。需注意:当 y                      R 较大时, R R 与 θ 会显著影响式(12)关于
                                     1  2                    c2  2          1  2
               y 存在实解的区域,故不同 R R 与 θ 条件下式(12)关于 y 存在实解区域的显式公式有待进一步研
                c1                        1  2                       c1
               究。
               2.3  Young-Laplace 方程的数值解         式(6)所示 Young-Laplace 方程的数值解可依据如下方法求取。
               当给定两个颗粒-液桥接触半径( y 和 y )与液桥的最窄“颈部”半径 y 时,平均曲率 C 和毛细力系
                                              c1   c2                          0              m
               数 λ 可由式(8)确定。由式(7)可知, y ′ = dy/dx 可表示为 y 的函数,则液桥表面形状函数 y ( ) x 可通过
                            )
                                                                                                  y
                                             y
               dx/dy = 1/(dy/dx 求得其反函数 x ( ) ,进而将 Kruyt 等      [12] 计算等径湿颗粒间液桥表面形状 x ( ) 的积分
               公式推广至不等径湿颗粒。该函数在 x<0 和 x≥0 时的斜率(dx/dy)分别为负值和正值(图 2),故可分
                    y
                                  y
                                                                    y
                                                                            y
               为 x ( )(x<0)和 x ( )(x≥0)两部分,依据式(7)得到 x ( ) 和 x ( ) 的积分公式:
                  1             2                                 1       2
                                                     2
                                                                                        2
                                        y     λ - C y /2                   y     λ - C y /2
                               y
                                                                  y
                            x ( ) = x +  c1       m        dy;x ( ) = x -   c2        m        dy     (15)
                             1      c1  y                      2      c2  y
                                            2          2  ) 2                   2          2  ) 2
                                           y - ( λ - C y /2                    y - ( λ - C y /2
                                                                                        m
                                                    m
                                          图 3  式(12)关于 y 存在实解时 y 和 y 的取值区域
                                                                  0
                                                                      c2
                                                       c1
                 — 446  —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